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韩城市新城街道:凝“新”聚力
绘就宜居宜业新画卷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6-27 14:31 作者:李娜 韦维

“以前我们跑单累了只能坐在车上休息,如今我们不仅有了避暑取暖的休息场所,随时还能喝上热水,手机也有了应急充电的地方,在这里有了像家一样的温暖。”在韩城市城区中心位置有一道别具一格的亮丽风景线——新城街道梅苑社区暖“新”驿站,它是外卖骑手、快递小哥、UU跑腿等新就业群体的“歇脚点”和“加油站”,它是服务新就业群体的温馨“港湾”,它更是新城街道凝“新”聚力,绘就宜居宜业新画卷的生动缩影。

新城街道位于韩城市的城区中心位置,辖区面积大、范围广、人口多,约占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随着近年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城区中心地段新业态发展快、新就业群体比较集中,辖区经常会出现快递小哥、外卖骑手们坐在摩托车上焦急等单,蹲在马路旁边吃馒头的现象,为了切实解决新就业群体休息难、就餐难、车难停、门难进等这些现实问题,新城街道以“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为出发点,组织网格员在辖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蹲点调研,最终选定新城中心位置梅苑社区作为试点,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暖“新”驿站。通过积极统筹谋划,因地制宜整合辖区各方资源,以凝“新”聚力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依托,锚定“现代时尚、宜居宜业的品质中心城区建设”的目标,做实服务管理工作,切实实现服务有心、凝聚有力、治理有效,让新就业群体有家、有爱、更有为。

用心关爱,推动精准服务。聚焦服务保障不完善、沟通交流不顺畅等痛点,广泛汇聚各方优质资源,精细开展各类服务,全方位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幸福感和社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及城市融入感。在城区中心位置禹甸园西北角安装换电柜,30秒即可换好电池,灵活的付费模式和规模效应,降低了新就业群体的资金压力;在辖区毛家香、岐山手擀面、王飞面馆、沙家牛肉泡等商铺推出10元爱“新”套餐,组织辖区“德元升中医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爱心医疗机构每月提供量血压等免费体检服务。

良性互动,实现双向奔赴。聚焦门难进、车难停、楼难找等问题,积极行动,精准发力、靶向施策。指导辖区金都绿城、民杨国际、家苑、温馨等住宅小区物业公司简化进小区登记流程,在小区入口处绘制张贴“路线明确、信息齐全”的“骑手友好路线标识牌”,完善制作夜间发光楼栋单元门牌号,在小区内设置饮水处和“小哥泊位”,有效缓解了“停车难”“找楼难”的问题;引导新就业群体常态化参与“协商议事会”“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并根据活动开展情况获得积分,在社区兑换爱心商品或服务。邀请热心公益事业的新就业群体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参加社区议事协商会,形成了“服务——反馈——激励”良性互动。

凝“新”聚力,化身“移动探头”。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覆盖面广、片区熟悉度高、服务网络密集三大特点,利用他们走街串巷的职业特性,赋予其“安全隐患排查员”“民情信息收集员”等角色,引导新就业群体化身城市治理的“移动探头”,以网格小事“随手帮”、安全隐患“随手拍”等形式,参与社区治安巡查、安全隐患排查、政策宣传、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及时反馈道路破损、消防隐患、环境卫生等问题。同时,将新就业群体纳入基层应急队伍,在极端天气、公共卫生事件中承担物资配送、秩序维护等辅助任务。鼓励他们参与“顺手”公益,如为独居老人代购药品、应急配送钥匙、证件等,帮助解决群众困难。

下一步,新城街道将持续创“新”服务模式、注重用“新”思路、开展暖“新”行动,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拓宽服务“广度”,提升服务“精度”,增强服务“温度”,全力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供稿:韩城市新城街道党工委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