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淳化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要求,聚焦社区党组织“服务不细”问题,以全面加强小区(网格)党组织建设工作为抓手,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精准摸排强底数。坚持应建快建、应建尽建的原则,组织动员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深入小区开展“敲门行动”,全面摸排小区党员人数、组织关系、职业结构、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建立翔实的小区党员信息台账,并实时动态更新,为党组织组建提供可靠数据支撑。根据小区党员分布情况,采取“一小区一策略”“一支部一方案”的办法,结合县情实际按照商住小区、单位自建小区、老旧小区、独栋楼等类型,综合考虑小区规模、网格划分、物业配套等因素,全部“过筛子”“开处方”,拿出具体的党组织设立意见,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进行组建。把4个社区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建立21个小区(网格)党支部,全部实现实体化运行。
选优配强筑堡垒。在党支部人选组成上,充分考虑社区干部、网格员、业主委员会成员、物业企业人员、志愿者等各方面力量,确保对各个小区(网格)的全覆盖。特别对初步人选经纪委监委、公安、信访等部门联审后再进行公示、选举,确保党支部的组织力、号召力和纯洁性。全县14名社区“两委”干部、5名优秀社区工作者、2名物管会成员当选小区(网格)党支部书记,吸纳11名业委会成员、物业企业员工、热心居民、退休党员、退伍军人等服务意识强、群众认可度高的党员进入支部。
阵地共建提效能。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按照“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群众体验亲民化”原则,与驻区单位共建9个、与物业服务企业联建11个、与物业管理委员会共用1个,全面落实21个小区(网格)党支部的活动阵地。将阵地功能从单一办公拓展为政策宣讲微课堂、矛盾调解中转站、便民服务便利店,设置“红色图书角”“共享工具屋”“议事茶话区”等亲民化空间,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政策咨询、快递代收、老年助餐等12项服务,实现阵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使用”的深度转变,让红色阵地成为凝聚民心的“强磁场”。
供稿:淳化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