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的精度,藏在群众的“急难愁盼”里;党建引领的力度,显在破解难题的实效中。在韩城市新城街道东晟社区禹景阁小区,几盏不亮的路灯,成了检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的“试金石”。从居民的一句诉求,到多方联动的快速响应,再到长效机制的建立,这盏路灯的“焕新记”,正是街道以党建为纽带,激活基层治理活力的生动缩影。
居民的“小烦恼”,从来都是党组织的“心头事”。“小孙,禹景阁南门路灯又不亮了,带孩子下楼总怕绊倒”“孙姐,单元楼路灯被房檐挡了光,晚上走路还是摸黑……”最近,东晟社区网格员孙姐的民情日记上,记满了居民关于路灯的诉求。作为社区党组织延伸到网格的“触角”,她第一时间将问题反馈至社区党支部,一场由党组织牵头的“亮灯行动”迅速启动。
社区党支部当即牵头召开“党群议事会”,明确“党组织统筹、网格员协调、物业落实、居民参与”的联动机制。“群众的需求最具体,得让居民当‘主角’。”孙姐在社区党支部的指导下,在居民群发起“路灯问题征集”,3小时就汇总出6处需检修点位。随后,她带着社区党员、居民代表和物业维修师傅组成“联合排查队”,沿着小区步道逐处查看:居民们指着路灯说“这盏接触不良”“那盏被树挡了光”,党员们边听边记录,师傅们现场标记维修方案,孙姐还特意补充“老人多的地方得扩大照明范围”“进出口亮度要够”等细节——党组织的引领,让各方力量拧成了一股绳。
施工时,党员们主动当起“服务员”:协调物业划出临时停车通道、帮维修师傅找备用零件、拍视频向老人同步进度;居民们也纷纷搭把手,李大爷让老伴烧了凉茶送到现场:“党员带头干,咱们居民也不能闲着!”两天后,6盏路灯全部“焕新”,暖黄的光线铺满步道,居民群里满是点赞:“晚上遛弯不用摸黑了”“党组织办事就是靠谱!”
路灯亮了,机制更要“亮”。孙姐在民情日记上写下:“建立党员包片巡查制,每季度走访收集新问题”——这是社区党支部从“解决一件事”到“管好一类事”的治理升级。
一盏路灯的微光,映照着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深度。下一步,韩城市新城街道将持续把党组织的“根”扎在网格、连到民心,以“小事不小办”的态度破解更多民生难题,让党建引领成为基层治理的“红色引擎”,用一件件实事点亮居民的幸福生活。
供稿:韩城市新城街道党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