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安塞区:凝心聚力创建“党建•家” 打造“枫桥经验”城市版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7-09 16:38

近年来,安塞区着眼于把街道建成领导城市改革发展的奋斗之“家”、社区建成共驻共建的服务之“家”、网格建成和谐幸福的荣耀之“家”,统筹推进“协力建家、服务兴家、文化润家、治理齐家”四项工程,积极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不断增强城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九牛爬坡,协力建“家”

成立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区委组织部牵头,住建、财政等11个部门参加,构建起“党建•家”的“四梁八柱”,形成九牛爬坡人人出力的格局。一是分类施策。坚持“一街一策、一社一案、一格一法”思路,对党群服务中心布局不合理的进行迁建,对面积不达标的予以扩建,对功能不完备的有效提升。目前已建起了具备吹哨派单、指挥调度、高效运转功能的3个街道“奋斗之家”,建成了7个社区“服务之家”。二是建好阵地。按照 “三个一批”的思路推进建“家”任务,在不改变房屋权属的前提下,协调移交了一批、统筹划拨了一批、依法追缴了一批,社区的办公用房,核心城区的网格党支部都有了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三是完善功能。在街道和社区统一设置便民服务大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灵活设置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餐厅、党建书吧、心理关爱室等功能空间,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吹哨报到,服务兴“家”

突出“为车减负”和“为马赋能”双向发力,统一编制社区“百事通”手册,大力推动数字化治理工程,着力破解城市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一是发挥街道服务发展的“中枢”作用。街道干部全员下沉网格,每人认领一块“责任田”并上墙公示,让居民群众全天候看得到党员、找得到干部。今年一季度,各街道开展“百人宣讲到社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系列活动,理论宣讲11次,受众达9000多人次。二是发挥驻区单位服务民生的“支撑”作用。制定了驻区单位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双承诺”工作办法,去年以来,驻区单位协助社区开展处突应急培训演练12次,130支张思德便民服务队在社区给群众办实事、好事1.2万余件,化解矛盾纠纷1200多件。三是发挥网格支部服务群众的“前哨”作用。56个城区网格全部建立了党支部,发挥了网格第一时间上报信息、第一时间处突应变、第一时间善后了事的“首发”功能。常态化开展党员承诺活动,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唱响“我是党员我先上”的主旋律。

擦亮名片,文化润“家”

突出发挥安塞“五张文化名片”的示范效应,引导居民群众唱好“群英会”、打好“合力牌”、形成“共同体”,使城市基层的人情味更浓,烟火气更旺,活力劲更足。一是传承优秀文化。深入挖掘街道和社区的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开展“非遗进万家”活动,让剪纸、农民画等非遗文化走进百姓家。定期举办文化讲座,邀请本地文化学者、退休老干部围绕安塞特色文化、家风家训、诗词书画等主题授课,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二是推动守望相助。开展邻里文化节、社区运动会等活动,促进居民互动融合。成立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精准聚焦居民需求,累计提供生活帮助、心理疏导等服务563次。世界非遗传承人、剪纸大师侯雪昭居住的马家沟网格,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党的二十大代表张莲莲居住的拐峁农场网格等9个网格成功创建为“荣耀之家”。三是培育文明家风。定期开展“最美家庭”“社区榜样”评选活动,运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新风正气。通过短视频、微电影等方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居民群众汲取优秀家风家规,弘扬传统文化。

靶向施策,治理齐“家”

坚持问题导向,锚定城市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精准发力,靶向施策。一是充实配备人员力量。采取“公益+市场”模式,引入21家社会组织进驻各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向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开放,免费为他们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累能歇脚、渴能饮水的暖心服务。二是开展党建物业联建。全面推进社区党员和物业服务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对物业服务企业开展“星级评比”并纳入信用等级评价,督促物业服务企业用心用情搞好服务。三是建立务实管用机制。街道社区党组织引导各网格订立了“居民公约”,对各小区居民群众的行为进行规范,先后评出文明和谐小区25个,幸福互助楼栋18个。引入了共青团“山丹丹”志愿服务队、安塞“辣妈”援教志愿队等9支志愿者服务队,200多名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大街小巷。

供稿:安塞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