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陇县:“四维重构”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新范式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7-10 11:09 作者:苟稳超

近年来,陇县东风镇下凉泉村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构建“三级网格管理+五礼家风浸润+数字普惠服务+积分管理激励”的创新模式,发挥传统文化基因在现代乡村治理中的再生价值,破解农村养老难题,实现从“养老”到“享老”,聚力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网格联动:三级守护圈,织密精准服务“保障网”。创新推行“村——组——户三级网格”管理模式,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将全村划分为41个综治网格,选聘党员、乡贤等担任网格员,每名网格员就近联系20户村民,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服务网络。针对老龄化痛点,增设“关爱网格”子单元,实现三大精准服务。一是动态监测防返贫。网格员每周入户排查高龄、独居、残疾老人,2025年对10户重点监测老人落实帮扶措施,早干预率达100%。二是代办服务降门槛。提供医保缴费、养老金领取等代办服务,累计解决留守老人急难事项241件。三是临终关怀显温度。建立“身后事”关怀机制,对26名老人开展临终探望与殡葬援助,实现生命全程守护。该模式依托“乡亲效应”(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确保需求响应速度提升80%,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格、难事不出村”。

五礼赋能:孝风润万家,激活多元养老“共同体”。以“五礼家风”建设为文化引擎,聚焦“孝有礼”传统美德,构建“家庭+社区+集体”三级养老支持网络。将抽象家风转化为具象服务,形成“孝道制度化、服务网格化”的特色路径。一是家庭细胞激活。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结合重阳节组织“为老人做顿饭”“陪父母聊家常”等实践活动,2025年表彰孝亲模范16户,强化家庭责任。二是互助网格托底。建立“五礼互助网格”,网格员定期走访孤寡老人,提供心理疏导、代购药品等服务,织密非正式照护网络。三是集体经济反哺。村集体将经济收益转化为养老福利,为村民补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50元/人、医保30元/人,并计划建设老年托养中心,延伸专业照护链条。

环境智治:数实双融合,破除银龄生活“障碍墙”。下凉泉村通过技术赋能与硬件升级,破除老年生活物理障碍。一是线上监督普惠化。创建2个“微信公开议事群”,实时公示村务财务,在外务工子女可远程监督老年父母福利发放。2025年线上解决养老诉求23件,回复率达100%。二是无障碍改造精准化。联合县级部门实施“无障碍”改造,修建无障碍厕所、道路硬化、斜坡道路等,解决“出门办事不便”困境。三是文化阵地适老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025年开展秦腔社火、道德讲堂等文化活动10余场,惠及留守老人;农家书屋配置大字版图书300余册,满足精神需求。

积分治理:文明可量化,激发孝老互助“内驱力”。创新“乡风文明积分制”,将养老责任量化成可操作的治理方式。一是考核指标社会化。将家庭卫生、赡养表现、参与公益活动等10项指标纳入积分体系,每季度进行民主评议。二是激励挂钩实质化。积分与集体经济分红直接绑定:年度96分以上家庭奖励500元,60分以下家庭纳入“黑榜”整改。三是成果转化显性化。2025年发放信用券289张,村民参与助老服务积极性提升80%,扭转“干部干、群众看”局面,形成“以孝换誉、以誉生利”的可持续闭环。

(供稿:陇县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