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县身为民族英雄谢子长故里,党建工作一直引领全县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全省前列。抓好抓强抓实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子长县经过深入调研,认真讨论,在全县城市社区全面推行“同一个家”党建工作法,为落实“全域党建”理念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
健全体系联手抓,让社区有了“家长”
在县级层面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层面新增兼职党委委员5名,建立了街道党委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层面新增兼职党总支委员3名,建立了社区党总支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起从上到下三级联抓城市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同时,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党委、社区党总支、驻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四级双重管理组织体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组织服务网络。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县委常委班子成员社区党建联系点,有力助推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开展。
赋予权力严管理,让社区有了“家法”
为了进一步提升社区党组织引领社会治理创新能力,科学界定职责,赋予了街道对驻区单位负责人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评先树优权、规划参与权、综合管理权、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点决策和重点项目建议权等5项权力;同时,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在对驻区单位进行创佳评差、政风行风评议、精神文明创评等表彰评比中,要有街道参与评价并出具意见。今年七一,子长县在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时,事先征求了街道办的意见,街道办统一出具了意见。
绘制驻区共建图,让社区有了“家谱”
要求每个社区在醒目位置设立“家”的标志和“同一座城,同一个家”的标识,营造浓厚氛围,提高社会关注的同时,规定每个社区必须绘制两张图,悬挂在最显眼的位置,方便过往居民一目了然。一是共驻共建区域图。结合社区区域布局,在图上标注出辖区内每一个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网格党小组等,注明个体工商户数量,不同的党组织都由不同的图标来体现,真正做到了一图全解。二是驻区单位承诺图。年初,每个驻区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围绕共驻共建共享做出承诺,承诺事项不少于3条,由社区党组织统一绘制成图,张贴于外,一季度一评比,有力地督促了驻区单位兑诺践诺。
齐心共建六个家,让社区有了“家园”
一是学习之家。建立开放性党员学习活动场所,开设党员学习论坛,建立党总支微信学习交流群,保证党员学有方向、学有所获。二是服务之家。以“居民的期盼就是工作动力、居民的要求就是工作目标”为主线,充分发挥驻区单位优势,精心搭建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三是平安之家。通过“一联三化”平台和网格化管理体系,将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嵌入网格,实现线上数据与线下业务有机融合。同时,大力开展健康卫生进万家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改善居民生活方式,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优美之家。以共驻共建为纽带,通过在职党员助建、责任单位联建、驻地单位共建,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共享的强大工作合力。五是红色之家。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充分挖掘县域内红色教育资源,创办“红色教育基地”,培育“红色义工队伍”,开设“红色教育讲堂”,让党组织有责有为,让党员有位有为。六是荣誉之家。教育引导驻区党组织和党员树立“区荣我荣、区损我损”的观念,爱区如爱家,主动承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党旗添彩,共同维护社区荣誉。
坚持一居一特色,让社区有了“家训”
在推行“同一个家”党建工作法时,坚持一个社区一个特色,不搞“一刀切”,力求接地气。林虎山社区以六联共建为抓手,重点推出了“六卡服务”;冯家屯社区辖区单位居多、职工家属楼遍布,结合实际将工作重点面向干部职工,专门打造了干部减压室、手工制作室和爱心小课桌,及大地方便了干部职工;米粮山社区办公条件相对宽敞,与驻区单位城区卫生服务中心联手,建立了日间照料室,开展了健康服务进万家活动,同时还成立了新时代居民传习所;齐家湾社区区域分布较广,在人口密集的楼宇建立了党建服务站,为党员居民开展活动提供了方便。
完善制度强保障,让社区有了“家规”
一是建立动态备案制度。坚持每半年对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党员数进行一次集中摸排,做到有进有出,底数清楚,动态备案。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以社区党总支为单位建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商讨解决工作中的热难点问题。三是建立人才联育制度。选送社区干部到机关企事业单位跟班锻炼,选派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到社区实践锻炼,通过“双锻炼”机制,不断提升干部综合素养和工作能力。四是建立考核评价制度。赋予社区党总支对驻区单位和党员干部考核评价权力,社区党总支以书面形式向县委组织部出具考核评价鉴定,具体由县委组织部提出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