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镇安“乡音党课”传递党的好声音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4-08 11:00 作者:颜克锐 阮诗峰

阳春三月、桃红柳绿、春意盎然。在镇安县永乐街道办八亩坪村党员活动室内,50多名干部群众正在认真聆听一场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主题的讲座,县宣讲团成员、县委党校原校长任长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县情和村情实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良家风、如何开展乡村振兴、倡导文明乡风、营造文明新风等方面,引导大家自强、诚信、感恩,努力建设幸福家园。他诙谐生动的群众语言,加上不时的与听众现场互动,让在座党员干部群众听得津津有味,赢得了一阵阵掌声。这是镇安党校精心打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党性铸魂·乡音党课”党建品牌的一个缩影。

设立农村教学点

镇安县山大沟深,群众居住比较分散,为了将党和政府的好声音及时传递到基层群众中去,县委党校在西口回族镇东庄村驻村扶贫过程中,充分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和政策理论教学的职能优势,在帮助东庄村发展主导产业、脱贫摘帽的同时,更加注重开展扶贫扶智帮扶。2007年11月,县委党校探索开设了面向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乡音”党课宣讲模式,为东庄村配备了电脑和打印机,在东庄村建起了商洛市首个农村教学点,定期安排党校教师和邀请林业、畜牧、农业等方面技术人员在教学点开展扶贫扶智、党的惠农政策、种养殖技术培训,东庄村级教学点的开办,填补了县级党校在村级办学的空白,扩大了党校教学半径,延伸了党校办学触角,更加快捷地将党的好声音传递到村组、院落和田间地头,加强了对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教育培训,增强了农村党员的党性认识,提升了贫困群众的脱贫自信心,为东庄村按期脱贫摘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乡音党课进院落

针对农村党员群众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外出务工较多、学习教育不经常的问题,2021年10月,县委党校又创新打造“乡音党课开讲啦”党员教育培训品牌,组织党校教师、镇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优秀共产党员、返乡创业青年等深入田间地头、院落、扶贫车间、搬迁点等场所不拘形式讲乡音党课,宣讲人员用鲜活生动的方言土话讲政策、讲道理、说故事,用乡音传递“党音”,让党的好政策深入民心,确保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听得懂、记得牢,落到实处。在开展“乡音党课开讲啦”活动中,重点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省市县党代会精神等,教育广大党员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通过“乡音党课”平台,对农村党员进行分类施教,对群众进行政策引导。通过政策引领,凝聚党员干部的精气神,促进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土专家走上讲台

为了让群众听得懂、愿意听,确保乡音党课达到预期效果,镇安党校整合培训师资力量,构建了以党校讲师、组工干部、理论教员等为主体,以部门专业人才为补充的“乡音”党课师资库。同时还把村党组织书记、“党员乡贤”、致富能手、先进典型等土专家做为“乡音”党课师资补充力量,组成“乡音”党课宣讲团。永乐街道办八亩坪村党支部书记马万权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利用入户开展疫情防控的间隙,在三组集中安置点院落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并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等群众最关心的话题结合起来进行宣讲,激励群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要懂得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幸福生活。通过拉家常式的宣讲,让群众受到了启发和教育。宣讲结束后,村民朱大爷听完后感触颇多,连连点头称赞,他激动的说:“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要按照村上的统一规划,撸起袖子加油干,把我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2021年以来,全县已设立县职中红二十五军解放镇安县城纪念亭教学点、米粮镇树坪村苏维埃旧址教学点、木王镇桂林村中原军区和谈代表出发地纪念馆教学点等3个红色现场教学点、10个村级教学点,培育核心讲师10名,特聘讲师20名,其他各类宣讲老师120余人,全县共举办“夜间、席间、掌上、能人、林间和归乡”六大课堂的“乡音党课”580多场次,受训群众4000多人。说到“乡音党课”,镇安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蒋立勇说:“政策好不好,理论宣讲效果怎么样,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下一步镇安党校将灵活宣讲形式,群众需要什么、关心什么,我们就讲什么,走进农家院落和田间地头,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宣讲,带上乡音上党课,与百姓拉家常、话发展,把老百姓关心的、不懂的好政策说清楚、讲明白,真正让他们学懂弄通做实,使宣讲工作既吃透中省市“上情”,又贴近农村基层“下情”,让大家既享受“政策大餐”的味道,又吃上地道的“家乡菜”,达到宣讲接地气冒热气,百姓听得懂能领会的效果。真正让党的好声音响彻乡间地头,真正使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入脑入心、温暖民心。

 

镇安县委党校  供稿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