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城中村,以前总体是破烂烂、脏兮兮的,路上是闹哄哄、乱糟糟的,现在村里住的人比过去还多,可是干净整洁、秩序井然。”走在西安市灞桥区十里铺街道米家崖村的主干道上,迎着往来不息的人流,村党支部书记荆新义说起开展院落网格建设给村里带来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灞桥区地处西安市东部,属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数量占比大,外来人口多,五方杂处,矛盾问题多发,是城市化进程中矛盾集中区和问题多发地,也是基层社会治理中难度最大、最薄弱的区域。传统的城中村治理过程中理念落后、治理结构失衡、治理抓手缺失等问题,都与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扎实走访调研、科学分析研判的基础上,2022年,灞桥区压实党组织党员责任,突出“精准细暖”的工作思路,创新抓党建促城中村院落网格建设模式,缩小基层治理单元格,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城中村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立足院落科学创设微治理单元
“城中村治理工作任务重,全村流动人口上万,干部一共十来个,办事群众摆长龙、业务干部白加黑是常态。”灞桥区十里铺街道张家坡村村委会副主任张育峰说道,“通过院落网格建设,我们充分调动党员、志愿者力量,引导房东群体的当好主人翁,顺利保证村里大小事务平稳有序推进”。
明确网格架构并制图上墙
灞桥区立足实际,依托党的组织链条,在城中村巷道党小组的基础上,着力发挥党员中心户或流动党员作用,以单独居住院落为单元构成覆盖单个或多个院落的城中村治理单元。每个院落网格设置1名网格长和1—2名网格员,负责做好外来租户的联系、意见征集、难题办理等,实现服务全覆盖。院落网格员每旬与各租户成员敲门见面、与长期外出工作人员电话联系了解近况,动态记录新搬入(出)的成员情况并向村党组织报备,保障村党组织实时掌握村内人员情况和动向。
院落网格长登门入户服务群众
通过建设“院落网格”,将城中村这一庞大体系以居民和租住会居住的院落进行划分,建成数百个规模相似、结构统一的基层治理标准化“微端”,在党组织、党员的“联通”下,将城中村治理问题“化整为零”,构建起了扁平完善、反应迅速的城中村治理体系。
上下协同全面凝聚服务能力
“我们一家子来西安快10年了,一直都是人跟着活走,辗转了不少地方。”建筑工人张师傅说起这些年的经历,感触很深。“今年来,通过房东上门走访,院内小活动,我们认识了不少邻居,也在他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院落座谈共同解决群众问题
院落网格建起来后,各院落坚持每月开展“庭院座谈”活动,在网格员(长)的主持下,院落内的租户与房东来了一次“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大家不仅加深了了解,还道出了自己心里话,增进了感情,邻里相互帮助住建成为常态。村党组织班子也不能闲着,主动深入院落参加座谈,虚心倾听房东和租户对村子管理的意见建议,强化党群联系、增进干群关系。在院落网格的推进下,很多具体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一些难事也很快上交街道、区级相关部门协调推进。区级职能部门和街道也不等不靠,联手开展城中村沿街摊贩、商铺治理、农村食品安全突击排查、清理占道“僵尸车”行动3个轮次,及时解决了群众提出的诉求。
院落网格“红墙留言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十里铺街道十里铺村3组的庞师傅是个热心人,5月份成为院落“网格长”后,他对租住在自家的17户39人更加上心了。作为村务审核“第一道关”,他耐心细致地指导住户如何准备资料、办事地点在哪,对工作忙的租户直接上阵“代办”,每天看看院子“红色留言墙”有啥新内容是他的必修课。3个月来,针对租户留言,他累计通过2次下水道、换了8个灯泡、帮买过13次菜。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这院子虽然不大、有些挤,但有十几个“家”,举手之劳让大家开心,在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事情了”。
党群携手持续提升善治水平
“城中村治理责任重大,事关基层稳定,群众幸福,依托院落网格建设,能够让我们统筹多方力量,全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带领下,让原住民和外来人员开展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成果。”十里铺街道党工委书记金国杰对院落网格作用发挥给予了肯定。
村党组织领导下的院落网格除了做好基本信息摸排、意见建议收集上报、问题反馈等常规工作同时,还积极协同公安、司法、卫生、税务、市场监管等相应在基层设置站(所)的职能部门,构成完善的基层治理服务体系。今年7月份,米家崖村“院落网格”协助公安机关,开展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救援行动。被救援者是一名来自宁夏的女孩,陷入传销组织5年之久,父母亲人也苦苦追寻了5年之久,7月初,警方在核酸检测大数据中,筛查到了她的信息,米家崖村党组织立即调动全村“院落网格”开展细致、隐秘的排查,迅速锁定了该传销组织所在院落。7月8日早晨,趁着核酸检测的时机,配合公安机关,一举救下该女子,家人团聚。随后,街道党工委立即组织各村、各级网格员及工作人员,认真摸排隐藏在村里传销组织,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坚决杜绝把房屋出租给传销组织,保护村庄安宁和谐。
米家崖村党组织发挥院落网格作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推进基层善治,更要久久为功。目前,灞桥区11个城中村全面推广院落网格建设,已成型网格近800户,累计办成办好群众实事3000余件,优化村级服务工作流程近10项,有序推进生活共同体向治理共同体的转变,逐步建立院落内部的社会信任,初步营造了公众参与、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治理局面。
(供稿单位 灞桥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