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邑县将红色教育作为党员干部铸魂补钙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辖区内的红色资源优势,引导和激励全县党员干部群众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优化红色资源,精耕“红色土地”。旬邑县深入挖掘辖区内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力推进红色文化工程建设,精心打造马栏革命纪念馆、旬邑“二八起义”纪念馆、红26军旧址、陕北公学旧址,以及马家堡关中特区旧址等红色场馆和教育基地。同时,依托红色场馆,设计打造以马栏为中心的红色文化旅游专线;高标准开展红色教育主题党课,结合国庆节开展“我和国旗合个影·我为祖国送祝福”系列活动;积极参加党的二十大献礼优秀文艺作品评选活动,拍摄录制并在全市巡回宣讲《党的利益在第一位》马栏革命故事文艺活动,在全市乃至全省取得较大反响。
建强红色队伍,培育“红色园丁”。紧扣红色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多环节、多角度提供人才支撑,提高红色文化传播效能。以退休老同志、党史研究人员、专家学者为主力军,通过寻访老军人、老党员和红军后代,搜集红色史料,挖掘红色故事,健全红色基因库;组建专业讲解员团队,围绕各红色展馆开展讲解员专题培训,吸纳包括党员干部、群众、学生等在内的业余讲解员和马栏红色基因专职讲解员,为广大党员干部以及中小学生提供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红色教育,创新教育方式,以教促学,让红色文化更加入脑入心。
创新教育方式,广施“红色养分”。用好红色资源,采取课堂、现场、体验、拓展等方式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在陕西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强国”等平台观看红色精品课程,参加历史知识竞答赛,拓宽教育范围,增强教育效果;举办传承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朗诵大赛、“永远跟党走 唱红歌颂党恩”红歌传唱比赛、“学雷锋、讲奉献”文艺汇演、参观马栏革命纪念馆等一系列活动,积极用党史渲染红色文化,使党史纪念馆成为“教室”,文物史料成为“教材”,英烈模范成为“教师”。通过沉浸式参观浏览、深入观摩,亲身体会革命志士艰苦奋斗的精神,筑牢红色文化思想基础,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教育走向高潮。
供稿:旬邑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