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宜川县云岩镇:村村联合打破“四界”,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11-30 11:01 作者:张妮

近年来,云岩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促振兴、深化改革破难题,创新推行支部联合打破“村界”、以株代亩打破“地界”、殡葬改革打破“坟界”、群众代表打破“心界”的“四界”改革模式,实现农业增效、农田增量、群众增收,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科学有效的乡村振兴路。

支部联合,打破“村界”。坚持以乡村振兴为统领,针对“小田不养家”“一箱果子多个口味”“七十岁老人爬树”“铁匠绣花”“小农户联接大市场”等问题,以省级党建示范村辛户支部为牵引,联合永宁、堡定、八零、北赤、曲洲成立云岩镇辛户六村联合党总支,并辐射带动全镇所有村组,组建“云富”乡村发展有限公司,组建了果袋厂、果筐厂、地布厂、水泥杆厂,成立了社会化服务托管和劳务公司,通过发挥党组织凝聚力,整合村组“三资”,优化配置,抱团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发展动能。

以株代亩,打破“地界”。云岩镇共有苹果面积10万亩,占宜川县三分之一,镇域农民95%的收入来自苹果产业,但是向阳地、背阴地、临畔地、绺绺田、块块地,果园布局分散、相见不相连等现实问题,制约着农业产业集约节约和规模化发展。在北赤村、曲洲村等多地苹果产业改造升级中,云岩镇探索推行“以株代亩”分田法,打破地界、地块,统一规划、集中治理,使土地“小块变大块、多块并一块”。改造后全部按照现代矮化自根砧密植标准化建园,并依据原有亩数按果树棵数重新分地,实现“亩数变棵数”、地界变“株界”,群众从“寸地必较”变为“棵株必较”。今年以来,新改良果园面积3750亩,净增土地面积260亩,增加果树栽植面积2.8万株。

殡葬改革,打破“坟界”。受群众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影响,迁坟难成为了苹果新优品种改良和规模化经营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云岩镇坚定以殡葬改革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镇村党员干部统一思想,积极入户动员、打消思想顾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探索出堡定村集体统建和北赤村农户自建两种模式,即按照“村选址、村设计、村建设、村管理”或“村规划、村设计、户建设、户管理”原则,集中建设农村公墓。通过迁坟腾地,既解决了坟墓占用基本农田问题,又打通了现代果业规模化发展“堵点”,更改变了群众传统分散安葬的风俗,遏制了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攀比浪费等陈规陋习,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

群众代表,打破“心界”。土地改革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是群众的“命根子”,群众“寸地必较、寸地必争”是常态。针对在“一户一田”土地改革、“以株代亩”产权改革、殡葬改革、托管服务等改革举措推进中村民的抵触情绪,云岩镇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组织各村召开村民大会推选群众代表,把想为群众办事、能为群众办事的人组织起来,一方面代表群众意见建议,代表群众利益;另一方面通过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在果园改造、殡葬改革等重要村务中宣传政策,协调解决矛盾纠纷,解开群众心结,变“七嘴八舌”为“求大同存小异”,实现了思想一致、利益一致下的民心“趋同”,有效推动了政策落地、工作落实。

供稿:宜川县云岩镇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