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简池镇狠抓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着力打造宜居宜游特色小镇,建设和美乡村。
守护“生态绿”,让乡村环境“美”起来。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环境保护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管控,全面夯实发展本底。关停小煤窑吃上“生态饭”。关停镇域内12户小煤窑,投入200余万元治理弃渣弃土、闲置料场,通过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先后培育绿植560余亩,治理率、绿化率达98%,全镇森林覆盖率达78.2%。保护传统村落留住“乡愁记忆”。扎实开展传统村落保护,营造特色村貌,留住村落“乡愁”,该镇李塘村首批120套宜居农房顺利通过省住建厅验收并给予充分肯定,杨家营村庄建设被评为国家级传统古院落建设示范点。深化环境整治提升“乡村颜值”。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卫生厕所革命,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各类厕所示范创建,建立周整治、周评比制度,改造卫生厕所365户,评选美丽庭院38个。
聚力“百姓富”,让特色产业“强”起来。始终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以“五个农业”为抓手,做好“土特产”文章,全镇四大主导产业年产值达5800余万元,2023年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达15325元,同比增长15.84%。一粒大米带富“一村人”。利用水田资源优势,推广“水稻+稻花鱼”特色种养模式,并采用喷施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现代农业技术做大做优米袋子,建成千亩生态大米产业园。今年,我们种植了2200余亩生态水稻,收获了150余万斤,为3个村1200余农户带来了400余万元的收入。一片叶子铺就“致富路”。大力发展茶叶、大黄等特色产业,培育4家茶叶企业,建成万亩优质茶园、3000亩大黄产业园,茶叶和大黄年产值分别达1200万元、400万元,带动400余户农户增收120余万元。一朵黄花开出“致富花”。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采取镇、村、企三方合作的方式运营,试点打造1500余亩黄花菜产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并负责加工和销售,全镇2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每年增加收益5万元以上。
培树“根和魂”,让红色文化“活”起来。坚持把保护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和铸魂工程来抓,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围绕“看得见”提升吸引力。投资500余万元扩建符先辉故居,修建将军广场,开发简池集镇—杨家营符先辉故居—简池李塘研学线路,符先辉将军故居被评为市级研学基地、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年以来,接待游客1.2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60余万元。围绕“记得住”提升感染力。将红色文化传统教育融入乡风民俗,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先后成立红白理事会、乡贤文化促进会等各类自治组织54个,开展善行义举榜和最美人物评选27场,开展各类社会志愿活动70余次。
坚持“作风硬”,让主题教育“实”起来。坚持把第二批主题教育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体推进,开展深入灵魂、刻骨铭心的政治洗礼。深化理论学习提升“凝聚力”。坚持把“学思想”摆在首位,组织辖区12个党支部制定学习计划,定期开展专题学习研讨。通过支部集中学、党员线上线下自主学、一对一派员帮教上门学等方式,实现全镇460名党员、80名镇村干部学习全覆盖。强化检视整改提升“战斗力”。坚持问题导向,着眼发展难题,深入实地调研,各支部累计检视问题36个,党员梳理自查问题688个,以务实作风抓问题整改,打造过硬基层战斗堡垒。突出学用结合提升“发展力”。紧扣以学促干,确立民生项目11个,深化“民情大走访”活动,完成群众“微心愿”196个,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