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滨区以流动党员为重点,以底数“清”、形式“活”、成效“实”为目标,强化“四个一”措施,抓实流动党员管理,确保第二轮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一本细台账”摸底数,确保“流动不流失”。以党支部为单位,对流动党员情况进行细致摸排,做到“底数清、知去向、明现状”。将摸查核实的流动党员细分流动类别,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账,为每名流动党员落实联系人,指导外出流动党员亮身份、向流出地报到,外来流动党员向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实行流动党员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管理”。及时更新维护流动党员信息,通报流动党员的相关情况,利用微信、电话等方式,定期询问在外务工、学习教育、生活等情况,研究重大事项时征求意见、通报结果,做到管理有序,联系有方,防止失联问题发生。
“一份商洽函”督促学,确保“流动不误学”。根据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向党员流入地党组织发出商洽函24份,及时将流出党员纳入当地行业党组织管理、为流动党员邮寄主题教育学习资料。同时建立主题教育学习群,运用学习强国、渭滨党建网、渭滨先锋和渭滨发布等平台,定期发布电子学习材料,打造“线上”课堂,引导他们多途径、多方式参加主题教育,提醒他们不忘党员身份,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接纳广东省梅州市、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兰州皋兰县等县区委组织部来函,将30余名流入党员纳入管理参加主题教育。
“一张纪实卡”闭环管,确保“学习不断档”。对离开本单位6个月以上没有转移组织关系但在区内工作地、居住地参与主题教育学习的党员,向工作地、居住地党组织发出情况互通函,填写《渭滨区区内流动党员主题教育学习情况纪实卡》及时反馈,分机关(事业单位)、农村(社区)、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新就业群体等区内流动党员,细化送学重点,由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持续跟踪了解流出党员参与主题教育学习情况,确保流动党员参加主题教育全覆盖、无空白,见实效。
“一封暖心信”送关爱,确保“离乡不离党”。发出《致渭滨区广大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在村、社区公示栏张贴。在流入异地党员较多的党组织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给异地流动党员安个“家”,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主题教育等学习,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爱和温暖,切实增强归属感和参与感。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流动党员报到站,及时将报到的流动党员编入党组织,组织开展学习,帮助解决困难诉求。让广大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亮出身份,融入组织,积极参加主题教育学习。
供稿:渭滨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