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洛南:“五聚焦五强化”提升驻村帮扶实效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12-19 10:48 作者:杨斌 尤晨 余燕妮

今年以来,洛南县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抓手,统筹抓好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通过“六聚焦六强化”,进一步筑牢基层组织堡垒,强化人才选育交流,扎实开展驻村帮扶,持续整治干部作风,全面推进巩固衔接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聚焦考核指标,强化责任落实。组建巩固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机构,明确常务副部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实施,牵头落实驻村帮扶、乡村治理、人才交流、作风建设等工作,每月组织召开会议研究巩固衔接工作1次,强化工作责任落实。聚焦巩固衔接干部队伍建设、驻村干部选派管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人才挂职交流、干部作风能力提升等重点任务,将任务层层分解到分管领导,落实到责任股室,逐条对标落实和查漏补缺,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聚焦力量配强,强化队伍建设。成立巩固衔接工作领导小组,构建19个工作专班、纵贯16个镇办、横联53个县级部门的领导体系和组织体系,加强工作领导。16名县级领导干部带头包抓镇办,组成16个督帮组,常态化开展巩固衔接督帮,力求“督”出问题、“帮”出成效。抽调10名科级干部成立“1+6”专项工作组,强化乡村振兴部门工作力量。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2期,对村级党组织书记、驻村干部全员培训3期,组织乡村振兴行业部门干部赴江宁区培训4期,实现县、镇、村三级书记、驻村干部、行业部门干部培训全覆盖。

聚焦干部选派,强化驻村管理。制定驻村第一书记轮换工作流程图,下发了到期轮换和持续选派工作通知,对期满驻村干部进行期满考核,分类建立驻村期满工作台账。严格执行“前置审核”制度,对轮换期满新选派干部的年龄、学历、身份、党龄、工龄等内容进行全面审核,确保驻村干部全部符合选派条件。我们为163个“五类村”选派了163名驻村第一书记、163个驻村工作队和330名驻村队员,实现了对“五类村”的全覆盖。在3月份,组织了为期3天的村级党组织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暨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培训班。在9月份,我们举办了新一轮驻村第一书记全员业务能力培训班,分东西北三片对全县330名驻村队员进行了巩固衔接政策业务的全员培训,旨在不断提升干部的能力素质。建立常态化联动督查机制,按照县级“月督查、季通报”、镇办“周督查、月通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覆盖多轮次督查检查,确保每季度县镇两级督查暗访、电话抽查不少于15次。今年以来,县级印发通报8期,镇办下发通报11期,倒逼驻村干部在岗履职。落实《洛南县第一书记召回管理办法》,对5名驻村第一书记进行召回并重新选派。今年为9名驻村干部晋升职级,41名驻村干部在巩固衔接工作中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为驻村干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险,落实每人每日不低于40元生活补助等保障措施,为驻村干部扎实工作提供保障。

聚焦组织建设,强化乡村治理。按照要求全面完成村“两委”班子届中分析、责任审计,对全县212个村班子1186名村干部进行了分析研判。按照村级正职1:2,副职1:1比例为全县确定村级后备干部1528名,结对配备镇村帮带导师510名,为符合条件的101名后备干部落实了学历提升补贴,解决农村党建“力量不足”的问题。创新实施以“头雁引领、智雁帮扶、雏雁培育、归雁招引、飞雁反哺”为内容的“五雁工程”,发掘各类“五雁”人才4480人,支持196名村级“头雁”进行学历提升,储备村级雏雁1740人,65名归雁回村任职,530名飞雁反哺家乡发展,我们举办了一场“最美五雁”观摩评比活动,旨在选树一批干事创业、驻村兴农、带富领飞的先进典型,激励他们为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些经验做法被《陕西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制定《洛南县关于开展“三联三促”活动的实施方案》,着力推进“抓党建、强堡垒、促振兴”行动,组建产业链党支部60个、功能型党小组272个,结对打造“六联共建”党组织122个,实施村干部以老带新390对、村党支部以强带弱73对。开展“树旗评星”评选乡村振兴红旗村20个,六星书记26名,130名村干部月补贴上浮10%,整顿完成11个村级软弱涣散党组织,农村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提升。

聚焦培训提升,强化人才交流。推荐2名优秀干部赴南京市江宁区挂职交流,江宁区向我县选派挂职交流干部2人,增强干部挂职交流实效。选派18名专技人员赴江宁区开展专技人才交流,不断扩宽交流渠道,增强交流效果。从乡村振兴成员单位和基层党组织优选125名党政干部和支部书记,分四期在南京市江宁区举办乡村振兴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进一步开阔视野,提升综合能力水平。

供稿:洛南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