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镇巴县兴隆镇:五个措施谱写乡村振兴华丽篇章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12-20 11:26 作者:张海洋

近年来,镇巴县兴隆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协调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在学习“千万工程”的基础上,坚持把“十百千”人居环境示范村创建同“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工作相结合,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打造美丽茶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居环境整治大提升。紧扣“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创建活动,强化人居环境整治。全镇十村一社区,结合各自不同特点,分别制定了“人居环境整治”的专项村规民约,以规范乡村治理中关于人居环境的特别条约,管理与自治并重。继成功举办全省万企茶区行、省第四届陕西网上茶博会、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演、市第三季度重点项目观摩活动及楮溪源AAA级景区创建、陕南民歌节等工作中,从村庄、道路、民居、河道、集镇等,进行了全方位整治,镇容村貌焕然一新。围绕村庄脏乱差问题,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利用农闲和节假日前后,整合镇村干部、“四支队伍”、水管员、护林员和公益性岗位力量,集中开展村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破解难题;通过教育、示范、激励等形式,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乡村治理的各项工作,营造了“干部带头、群众参与、党群联手、企业鼓劲”的浓厚氛围,促进了村庄清洁工作常态化。

乡村建设出实招。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新建了垃圾处理场,实现生活垃圾日清日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投资110万元实施了集镇亮化工程,对集镇周边人行道路、护栏及绿化进行了维护和改造。户厕改造逐年推进,实现卫生厕所全覆盖。继堰大路改造大河垭至兴隆老场段建成后,我们争取县级支持将老场出口至兴隆集镇道路纳入改造,并铺设了沥青路,让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改造了水沟,建设了道路道沿,沿线所及处处显现得更加整洁、美观。

富民产业大发展。我镇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了一大批如茶叶、魔芋、彩色锅巴、中药材、蚕丝被、腊肉等特色产业,全镇共有规上企业15家,产品畅销国内外。通过企业带动,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农产品顺利出售,仅茶企每年可带动4000余劳动力,人均可增收3000余元,真正实现了企强民富。大力发展电商产业,通过培训,涌现了“跑山阿红”“太阳姐姐”等网络红人,实现带货收入4000余万元,群众土特产有了新去向。

旅游发展大突破。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将镇巴县高山生态富硒茶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与“楮溪源”旅游风景区融合建设,从2023年3月开始启动,至今年9月6日通过实地验收,完成了楮溪源AAA级景区申创工作并于11月16日正式授牌。景区成功申创,提供固定工作岗位18个,群众在企业务工收入800余万元。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游客近万余人次,间接带动餐饮、住宿等收入300余万元,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楮河茗饮、怡溪春大桥梁茶园获市“五个农业示范园区(基地)”称号。

本土文化大繁荣。我们注重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打造乡村文化品牌,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每年开展一次“楮河放歌”文艺展演活动影响深远,国庆节前后每年举办丰收节“农民趣味运动会”,有条件的村还在农历春节开展系列赛事,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特别是今年全国最美“秋季村晚”示范展演活动,广大干群积极参演,节目丰富多彩,受到一致好评。加强“楮河文化博物馆”的建设,老照片、老物件更好地让人民群众看到了过去与现代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叹祖国改革开放迅速崛起后的繁荣与富强。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