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永寿县把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作为农村党建重中之重抓紧抓实,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一村一策,严格步骤、综合发力、严督实考,持续推动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步骤抓落实。一是全面摸排起底。立足县域实际,县委班子成员按照“应整尽整、应判尽判”的原则,带领镇(街道)各研判组遍访全县7个镇(街道)157个行政村,以软弱涣散“四类村”和以往存在信访矛盾、平时督查出现问题的村为重点,进村入户听取群众意见,逐村研判分析问题,全面掌握短板弱项,确定7个软弱涣散整顿村。二是精准制定方案。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和村干部深入分析问题成因,通过村“两委”班子联席会、党员群众座谈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建立村情台账,及时反馈镇(街道)。镇(街道)党(工)委结合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实际,聚焦问题、因村制宜、分类施治,研究制定整顿方案,明确整顿重点、方向、目标、措施,责任到人,增强整顿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三是要压实整顿责任。严格落实“四个一”整顿措施和部务会成员、业务科室包抓整顿工作机制,形成镇包片领导主要抓、结对帮扶单位主动抓、村党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具体抓、包联县级领导和组织部门领导及业务科室协调解决具体问题的工作格局,扎实推进整顿进程。
坚持多措并举,综合发力促提升。一是有效发力促提升。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重点学习农村党建、乡村振兴有关思想理论和中省市重要文件,各整顿村干部应该将自己摆进去,将职责摆进去,将工作摆进去,并对照检视整改问题。村党支部书记定期与村干部谈心谈话,了解思想动态,疏导纠正思想波动,筑牢思想根基。二是靶向发力促整顿。结合整顿村实际,坚持一村一策抓整顿,确保软弱涣散问题整顿转化到位。苏家村针对村班子战斗力不强的问题,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吸纳1名返乡大学生进入村“两委”班子,村干部队伍进一步优化。冯家庄村针对村容村貌较差的问题,建立“支部牵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工作机制,加强“三堆六乱”整治、道路硬化、道旁绿化,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豆灰村、北堡村、东淡村、苏兴村等4个村,针对村班子和干部作风能力不强、发展集体经济滞后等问题,采取训强培优、盘活资源、完善设施、发展产业等方式,实现建强班子、培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一体推进,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三是持续发力促巩固。县委组织部把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工作列入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范围,明确乡镇党委、有关部门和帮扶单位的责任,确保整顿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可行、保障有力、实施到位。每年对已销号软弱涣散村开展一次“回头看”,确保整顿成效巩固提升。
突出严督实考,全程紧盯见实效。一是多级督导抓落实。县委组织部定期深入整顿村进行“三查三访”督导整顿工作,并对标对表党内规章制度抓好整改方案的落实。截至目前,县委组织部班子成员对整顿村深入开展调研15次。各镇(街道)包片领导定期深入整顿村,对照《整顿方案》,实地督导、当面点评,协助解决工作难题。二是常态跟踪促提升。建立“一月一报告”机制,各镇(街道)每月向县委组织部上报整顿工作进展,实行台账式调度管理,精准推进整顿工作。将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纳入“周晾晒、月调度、季核查”党建工作机制,全方位跟踪问效,将党建整顿工作落实到位。三是逐级验收强实效。采取“镇初验、县考核”的方式,分层次多角度开展考评验收工作。镇(街道)党(工)委对照县级、村级整顿方案和村情台账进行实地考察,并进行初步验收。县委组织部围绕13条考核评估细则对初验合格的整顿村逐村开展实地复核,对95分以上整顿达标的予以销号,对整顿效果不理想的,当面反馈问题,督促按期整改到位,确保整顿工作有力有效。
供稿:永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