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巴县水利局始终坚持学字为先、实字当头,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学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做到强定力、善统筹、敢作为、守底线,努力推动各项水利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政治站位,强化制度引领,盘活干部作风建设“一盘棋”。一是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始终坚持周一召开干部例会学习,每月按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加强理论学习,时常对标对表,及时校正偏差。二是以落实组织工作制度为抓手,强化组织建设。将学习强国、陕西干部网络学院、镇巴党建等学习平台纳入日常工作管理,定期通报。三是以正风肃纪为切入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开展廉政谈话、清廉家访等活动,真正形成严的氛围、好的风气。
坚持关口前移,整合资源要素,做细清廉水利工程“一本账”。一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着力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对全县所有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三个责任”落实、“巡查维护、水费收支、消毒剂投加记录”三本台账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加快农村供水保障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二是完善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水资源互济联调,推进科学配水、合理用水、优水优用、分质供水,全面增强水资源总体调配能力。按照水利部及省市关于农村饮水“建大并中减小”总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编制全县饮水保障提升规划。三是迅速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对受灾较重的赤南镇、仁村镇、渔渡镇,组建专业抢修队伍进行重建修复施工。
坚持靶向施策,下沉一线攻坚,织密农村安全饮水“一张网”。一是大兴下基层、办实事之风,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常态化开展“进知解”活动,从基层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县水利局领导班子、技术员分片区深入各镇(街道)供水工程现场,对全县镇(街道)村领导、干部、水管员现场开展供水工程管护、水质检测采样、消毒设备维修使用等技能培训,累计培训950余人次。二是健全农村安全饮水保障机制。开展专项排查督导,印发《关于运行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关于健全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长效机制的意见》,积极探索推行全域统管和水管员管护等长效供水管护机制。三是压实各级责任,公示“三个责任人”、成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报送责任人清单。广泛宣传各级农村管护投诉电话,对全县181个村(社区)印发农村管护“明白卡”3万份,畅通群众问题投诉渠道。
坚持统筹兼顾,狠抓河道管理,提速平安镇巴发展“一体化”。一是坚持上下联动,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河湖长+河湖警长+检察长”协作机制,落实河道协管员368名、河湖义务监督员20名,实现县镇村三级河湖长全覆盖。二是强化督导检查,抓实河道治理和问题整改。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河湖“清四乱”联合检查,持续开展 “5+1”治水建设幸福河湖三年行动。三是做好日常涉水领域(防溺水)工作。把防溺水工作纳入河湖长制年度综合考核内容,夯实压紧县镇村各级河湖长工作职责。四是加强巴山区域小水电站清理整改工作。聚焦河道生态流量和小水电安全生产两大重点,紧盯全县整改31座、退出6座目标任务,认真落实“一站一策”分类处置要求,明确电站手续办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厂容厂貌提升、检查验收等具体任务清单。
供稿:镇巴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