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柞水:发挥“三大功能优势”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12-29 15:31 作者:李晓琪

柞水县深化“抓党建、促振兴、强堡垒”行动,以坚持党建引领、发展集体经济、发挥党员带富作用三项举措,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强化政治引领力。“一盘棋”统筹谋划,构建“党委领导、组织牵头、部门配合、乡镇主责、村级主抓”的工作格局,绘就全局推进“作战图”。召开涉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事项的县委常委会、领导小组会等会议15次,全县组织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议3次,全面谋划推进落实。研究出台了《2023年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组织振兴任务分工及实施方案》《柞水县关于开展“三联三强三促”活动实施方案》《柞水县利用春节前后推进“归雁计划”工作方案》等文件6个,把工作谋实、责任压实。举办县级领导、行业部门及镇办领导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4期共501人次参与,选派42人参加“乡村CEO”培训。开展“夜课堂”“周演讲”等活动32次,技术观摩交流13次。结合主题教育,开展“党员辅导帮学”活动171场次,切实把理论学精、知识用活。

发挥集体经济支撑作用,增强发展造血能力。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振兴”发展目标。持续开展村(社区)集体经济“消薄培强”工作,全县81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过50万村32个,实现“薄弱村”全面清零。新改建木耳大棚610个,年种植木耳1.08亿袋,品牌价值突破30亿元,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大力开展“三联三强三促”活动,建立“强村带弱村”“强企带一般村”“部门带后进村”帮扶对子30对,实施帮扶项目56个680万元。开展“一年十件实事”活动,全县村(社区)党支部承诺820件实事硬事,目前已完成743件,占比90.6%。下发《关于奖励村干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细则(试行)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柞水县村(社区)干部绩效补贴与木耳产业发展挂钩的指导意见》文件,鼓励达到符合奖励标准的村集体经济给予村干部奖励,充分调动村(社区)干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干事创业积极性。

发挥党员带富作用,提升致富增收力。紧盯人才优势,将优秀人才吸收进入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步骤,充分发挥党员带富致富作用,实现形成“头雁领飞、雏雁齐飞、强雁竞飞”的雁阵效应。成功引回“归雁人才”26名,实施“千名领头人”学历提升计划26人,推广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133”工作机制,建立起280人的后备力量库,今年新进村(社区)“两委”干部23人,其中后备力量18人,占比78.2%,强化了村级后备力量建设。发放村干部“两岗十八级”工资补贴、套转补贴82.0408万元,免费购买人身意外险531人,代缴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补贴530人,涉及资金29.5896万元。切实通过各项福利政策,鼓励村(社区)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2023年,先后完成2批新轮换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驻村队员等105名。开展轮换交接培训2次,轮训驻村干部417人次,开展驻村“应知应会”测试2轮次。开展实施新老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轮换交接“四个一活动”,探索实施驻村轮换“1345”机制,被省级媒体刊登推广。

供稿:柞水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