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彬州市秉承以考核促发展理念,立足构建多元化平时考核评价体系,在“精”上动脑筋,在“准”上做文章,在“用”上下功夫,着力营造对标找差、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切实发挥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强大动力。
聚焦“考准”,推动考核指标体系向“综合型”转变。镇(街道)重点考核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发展类指标;经济业务部门重点考核项目建设、营商环境等经济类指标;党群管理部门主要考核现场观摩、荣誉奖项等特色亮点指标;驻彬垂管单位突出领导肯定、各方面评价等服务类指标。同时指导各单位研究制定内部绩效考核办法,因岗因责设立考核指标,构建以实绩为核心的量化积分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指标逐级分解到科室和个人,考核结果直接运用于对指标承接人员的绩效考核,建立“单位—科室—个人”的全链条考核模式,逐层压实责任,让组织绩效向个人绩效贯通延伸。同时对负责推进落实的职能部门,建立日常督考“加减分台账”,实行动态预警“绿蓝黄”长效机制,定期督查通报,及时提醒督办,力求考准效能、考出层次。
聚焦“考细”,推动考核方式方法向“日常评”转变。按照“日常抓、抓日常”工作思路,深化“月分析、季考评”机制,每月对重点工作、咸考指标进行分析预警。季度初召开考核指标设置研判会,听取意见建议,严把季度考核指标设置“入口关”。季度末由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定期汇总、分析、核定各单位指标任务推进情况并及时反馈,考核办对重点项目、招商引资、特色亮点等工作及排名定等,颁发“红黑牌”,同时开展季度考核结果“回头望”,对靠后指标开展“一对一”提升督促指导,强化跟踪督导服务,形成平时有监测、年终有印证的闭环链条。促使各被考核单位和领导干部纵横比较,寻找差距,查漏补缺。
聚焦“考实”,推动考核结果运用向“硬杠杠”转变。发挥平时考核监管“显微镜”“探照灯”作用,将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奖惩、提拔使用、职级晋升挂钩。从政治素质、工作实绩、各方评价、纪律作风、突出贡献5个方面,对党政正职、副职(其他科级干部)分类排名,对各类别排名第一的干部,符合职级(等级)条件的,晋升一级职级(职员等级)或提拔重用。对各类别排名最后一名的干部,按程序免去领导职务,降为职级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职员。倒逼科级干部主动转作风提能力。
供稿:彬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