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旬阳市以“三抓三提升”为载体,突出“抓阵地、抓服务、抓保障”三个重点,为党代表搭建履职平台,拓宽服务渠道,强化作用发挥,将党代表力量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锋力量。
抓阵地,提升组织凝聚力。在市委组织部设立党代表联络服务工作办公室,督促指导各级党代表履职尽责和党代表工作室日常工作。依托党代表工作室,将258名旬阳市党代表根据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划分为10个代表组,构建县级领导包联、党委书记包抓、班子成员包帮的党代表服务体系。按照“整合资源、一室多用、共建共享、便民实用”原则,结合村级活动场所制度牌匾清理整治要求,紧扣“六有五公开”标准,优化整合“党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之家”“政协委员之家”,统筹建设“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实现“三室合一”,共建共享一个履职阵地。现已改造提升“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15个。
抓服务,提升先锋影响力。搭建党代表工作室传党音、听民意、促和谐“微平台”。当好理论宣讲员,向党员群众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内容,就党员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答疑释惑。当好调查研究员,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本地区本单位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党员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等,组织党代表深入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当好民声服务员,结合“五个群众”行动,开展联系服务群众“大走访”,累计接待党员群众1810人次,收集问题和意见建议120余条,向群众讲解政策、解答疑问、提供咨询近2000余次,解决实际问题110件。
抓保障,提升履职执行力。完善党代表工作室履职保障机制,形成“党员群众有呼声、党代表有回应、党组织有行动”良性互动。建章立制,每月开放1至2次“驻室接待日”,建立党代表驻室值班制度,组织轮岗党代表面对面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跟踪落实办理,定期向党员群众反馈结果。设置参政议政、基层联系、民情反馈等岗位,党代表结合岗位职责择岗领岗,积极开展党代表每年提一条合理建议、组织一次调研视察、办理一个重点提案、参加一次群众评议“四个一”活动,提高联络服务质量。专题培训,积极开展“百名书记上讲堂、千名专家讲技术、万名党员进党校”行动,用好用活王院乡村振兴学堂、红军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精心设置培训班次,全面提升党代表服务党员群众质量和参政议政能力,累计培训各级党代表2000余人次。建言献策,积极邀请党代表列席市委全委会、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参与党委重大决策、听取和评议党支部重点工作,共同研究重大事项,激发党代表履职热情。我市258名党代表相继参加党委(扩大)会、支部党员例会100余次,参与重大事项讨论60余次。
供稿:旬阳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