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新兴镇党委坚持把乡镇履职事项清单作为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关键之举,以“职责边界更加明晰、履职程序更加规范、工作运行更加高效、服务群众更加便捷”为原则,创新“五步工作法”,推动乡镇履职事项清单工作扎实开展。
明确“优先序”,组建工作专班。党委书记牵头挂帅,班子成员全部参与,抽调6名业务骨干成立专班办公室,形成“建立专班+明白人集中脱产办公”模式,列出时间表、画好流程图,做到全员动员、全员学习、全员参与,全面统筹推进履职事项清单工作任务落实。
紧盯“长与常”,开展业务培训。坚持“长效培训与日常培训”相结合,邀请省市县委编办指导组现场培训累计10次,通过讲政策、讲方法、讲问题,梳理形成口袋书,领导班子、专班人员及镇村干部156人,从政策解读到实操演练,全面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
把握“时效度”,全面梳理事项。按照“1223”工作法,实行每日调度机制,落实主管与分管“双签字”、站办与个人“双统计”工作责任,专班人员“一对一包抓、点对点指导、面对面整合”,做到应梳尽梳、能梳全梳。同时,采用“站所梳理、分管把关、专班初审、党委会研判”的工作流程,从三个“有利于”出发,确保梳理工作高质高效开展。
创新“三个一”,厘清事项权责。作为农业大镇,围绕履职事项清单中“涉农”问题,主动对接县农业农村局,对清单涉农事项逐一讨论,明确各自职责,通过三轮沟通,19项争议事项减至1项,针对争议事项,专班撰写情况说明,上报县委编办统一协调。采取“一场会一说明一回复”模式,积极对接19家县级部门,厘清事项权责。
用好“三场会”,补齐清单弱项。围绕“做强特色产业、做细镇村建设、做精文旅融合、做优生态环境”目标任务,召开“两代表一委员”、企业代表、基层干部三场座谈会,筛选收集意见建议22条,对照中央下发收回事项参考目录,围绕九大类进行细化分类,尤其针对承接难度较大的事项深入研究,力求清单真实反映基层实际。同时,全面汇总梳理县级部门反馈50条意见,提交县委编办,对存在争议的事项和意见建议,逐事项研究讨论,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