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宝鸡高新区始终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紧紧围绕政治建设、教育管理和作用发挥,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努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党员队伍。
凝心铸魂激活“红细胞”。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着力在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采取集中培训与经常性教育、组织轮训与个人选学、实体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等理论学习,实现党员理论学习教育全覆盖。充分利用高新区党员政治生活馆、改革先锋何载事迹展等区内外红色教育基地,依托主题党日等形式,经常性组织党员开展党性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持续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综合运用身边典型案例等形式,扎实开展警示教育,持续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
教育管理锻造“硬队伍”。始终把队伍建设抓在实处,着力在优化整体结构、提升队伍质量上出实招。坚持“质量第一”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原则,注重抓源头、抓质量、抓治理,规范发展党员程序,大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加大年轻党员培养力度,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探索建立组织部门统一指导、各领域党组织分类管理的“1+X”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对机关、农村等不同类型不同群体党员分类管理、分类施策,通过组织党员下沉一线、集中培训、送教上门、网上管理、定期汇报等措施,实现精准化管理。认真落实党内关怀帮扶办法,建立常态化关心关爱机制,列支专项经费定期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从思想、政治、工作、生活等方面关心党员。
实践锤炼争当“急先锋”。始终把作用发挥贯穿始终,着力在提升工作能力、树立先锋模范上聚合力。组织党员志愿者建立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等各类组织32支,定期参加党组织举办的环境整治、政策宣讲等公益性活动,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充分发挥“双报到”机制,组织机关党员到社区开展“双报到”活动,帮助社区居民办实事162件,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坚持在防汛救灾、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一线锻炼党员干部,先后选派32名机关年轻党员在征地拆迁、矛盾化解等工作中培养锻炼。将37名农村年轻党员吸纳到村级后备力量,5名乡镇年轻党员成为机关中层干部,不断提升年轻党员工作能力。结合不同领域党员特点,每季度开展一次“亮身份、亮岗位、亮承诺、践初心”活动,落实好为民服务承诺事项,建立谈心谈话、教育帮带等制度,帮助党员提升履职能力,增强服务意识。
供稿:宝鸡高新区党工委组织人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