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丹凤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聚力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硬仗安排部署,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探索“党建+”治理模式,通过强化组织建设、深化矛盾化解、推动多元共治,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强组织建设,夯实治理根基。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搭建“丹凤大讲堂”“乡音党课”等学习平台,累计举办大讲堂10期、党课1260余场次,覆盖党员群众5万余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直达基层末梢。实施“分类指导、争先进位”行动,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7个,创建六星级村级党组织16个,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社区)24个;开展社区书记履职能力大赛,选拔培育优秀带头人,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015人,实现“能人治村”全覆盖,基层组织战斗力显著提升。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设立党员责任区、先锋岗235个,通过“党员包片+群众参与”模式,城区环境满意度提升至95%,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生动局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持续释放。
抓多元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县委书记月调度、镇党委书记半月研判、村(社区)支书周排查”三级联动机制,累计排查矛盾纠纷1141件,化解率达99.2%。创新开展“平安夜访”活动,县镇村三级干部下沉一线走访群众1255人次,现场解决问题64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全覆盖建立“和为贵”调解室158个,打造“老李说理调解室”“物业经理调解室”等特色品牌,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60余起,源头化解率达98%,竹林关镇南院村调解案例被列为全省基层治理典型。推动“法治进村居”行动,开展基层干部法治化培训8期480人次,依法处置缠访闹访案件30余起,通过法治化手段规范信访秩序,信访事项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提升至95%以上。
促共建共享,提升民生福祉。实施“干净丹凤”行动,发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十大行动”,推动城东便民市场、江滨体育公园等28个惠民项目建成投用,惠及群众3.2万人。通过“党建+网格”模式,动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形成“人人参与、成果共享”的治理新气象。组织朝阳爱心志愿者协会开展“青春携手夕阳红”项目,为70岁以上空巢及孤寡老人提供“温暖包”“夕阳红照”等“985”特色服务,惠及老人2000余人次,被评为2024年陕西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凤冠社区探索“3535”精细化治理模式、桃园社区创新“一核五化”模式、老君社区构建“四化共建”模式,形成“自治增活力、法治强保障、德治扬正气”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供稿:丹凤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