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白水县坚决扛牢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硬仗政治责任,坚持全域攻坚、靶向发力,推动资源力量精准下沉、服务触手有效延伸,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强化组织穿透,构建“一贯到底”的治理主轴。坚持将建强组织体系作为核心支撑,破解治理“末梢失灵”难题。一是织密建强“五级链条”。实施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攻坚行动,精心构筑“镇(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穿透式组织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在213个居民小区(网格)全覆盖。精准区分网格与小区关系,一级网格与居民小区重合、一级网格覆盖多小区、一小区覆盖多网格等复杂情形下,党组织应建尽建率达100%,同步建立二级网格党小组59个,配备党员中心户6390名,确保组织触角纵向贯通到底、横向覆盖到边。二是升级迭代“服务阵地”。立足居民需求,盘活县职中资源,在工农、雷牙等社区试点打造“家门口学堂”,举办书法、国画、太极等特色课程6期。强力攻坚小区配建用房移交“老大难”问题,成功啃下388.25平方米的“硬骨头”,为阵地拓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数字赋能“智慧底座”。在10个社区、4个村试点网格化智慧平台,整合“人、地、事、物”全要素数据,完成场所、人员、硬件配套,依托现有平台高效办结工单883件,办结率98.5%,为“一网统管、全域智治”筑牢坚实根基。
推动力量集成,畅通“民呼我为”的服务动脉。坚持资源下沉、服务前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一是深化拓展“双报到”机制。推动194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签订《共驻共建协议》,精准认领“一年十件实事”160项。3538名在职党员(报到率63.37%)常态化下沉社区,通过32场党建联席会、96次“轮值主席”活动,累计解决物业纠纷、环境整治等急难愁盼问题1243件,推动信访量同比下降38%,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二是倍增“街社吹哨”效能。创新构建“5类14项吹哨清单+线上派单线下函告双轨并行+首接负责闭环管理”响应体系,累计高效“吹哨”436次,部门响应率达97%,成功办结占道经营、违建拆除等城市顽疾389件(办结率89.2%),实现“哨响人到、事结心暖”,基层“看得见管不了”、部门“管得了看不见”问题得到有效破解。三是精准滴灌“红色力量”。组建235支党员先锋服务队,创新开展“微心愿”认领(办结率达96.5%)。在教育、卫健系统开展“党员示范、服务有我”实践活动,打造“党员示范岗”42个,开展健康义诊、家教辅导等特色服务80余场次,惠及群众6000余人次,让党旗始终在服务群众第一线高高飘扬。
聚焦重点领域,打造“融合共治”的创新引擎。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攻坚治理薄弱环节和新兴领域。一是“红色物业”破局领航。强化县物业服务行业党委统领作用,在符合条件的3家企业单独组建党组织,实现应建尽建。创新实施“红黑榜”评价机制,联合社区开展“红色服务月”活动41次,排查隐患、整治环境惠及9300余户。精心打造“恒馨物业·泉城管家”样板间,党员志愿服务队解决飞线充电、设施更新等诉求百余项,推动物业投诉率显著下降、居民满意度持续攀升。二是“两个覆盖”提质增效。聚焦重点项目一线、苹果产业链企业、规上企业精准发力,召开攻坚部署会,新组建党组织5家,非公企业党组织单独组建率达74.3%,党的组织覆盖率达92.3%;社会组织党组织单独组建率达38.6%,党的组织覆盖率达96%,通过党建指导员实现党的工作100%覆盖,有效将党的组织优势嵌入经济社会发展最前沿。三是“机关品牌”示范引领。深化机关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示范点7个,精心培育“兴企强链”“五彩党建铸税魂”“仁心妙手杏林春”等31个特色品牌。建立健全“红黄蓝”预警机制,确保58个届满党组织100%按期换届,组织基础更加坚实稳固。
供稿:白水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