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刘刚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他先是和同事去华阴市,指导当地调查一例密切接触者的活动轨迹,排查密接的密接,中午又赶到华山景区督导疫情防控工作,下午再赶回单位给华阴市疾控中心下达督导反馈建议,直到晚上7时左右才离开办公室。稍作休息后,晚上10时,刘刚和同事冒着大雨赶赴蒲城县集中隔离点,指导调查密切接触者、核实信息,直到凌晨3时才完成密切接触者调查报告。
刘刚是渭南市疾控中心党员干部中普通的一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作为渭南市疾控中心应急流调队副队长,刘刚一直冲在防疫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中共渭南市疾控中心总支部委员会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作为疫情防控的主力军、先锋队,党员就是要发扬这种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在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精神,要用疫情不退、绝不撤退的坚守,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渭南市疾控中心党总支书记侯兴佑说。
发挥政治引领
提升党性修养
8月4日,渭南市疾控中心第二党支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会上,全体党员接受了党史学习教育知识测试。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升级后,渭南市疾控中心党总支坚持理论学习不间断。渭南市疾控中心党总支坚持抓牢理论学习,努力在“常态”上做文章,确保集中学习不间断、自主学习不放松。此外,党总支开展现场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华州、富平、照金等红色主题教育基地参观,重温入党誓词,体验革命老区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精神,让党员们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昂扬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
渭南市疾控中心党总支抓活线上学习,利用学习强国、陕西干部网络学院、渭南互联网党建云平台等,开展学习理论、浏览新闻、挑战答题,以支部微信群为载体,每天推送“党史百年·天天读”等党史教育内容,掀起“指尖学习”新热潮。
打造党建品牌
锤炼党性品质
5月21日,渭南市疾控中心举办的“渭南卫健党旗红 疾病控制乡村行”活动在富平县到贤镇启动。活动通过宣传科普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广大农村居民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不断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
这是渭南市疾控中心党员干部牢记为民初心,擦亮党建品牌,践行使命担当,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落地的具体表现。
为了有效打通服务群众健康“最后一公里”,渭南市疾控中心党员干部结合疾控特色,每周深入1个社区,开展渭南“卫健党旗红,疾控社区行”活动。目前,活动已走进38个社区,开展互动问答、消杀展示、防病自救、情景剧表演等27次,开展专题讲座24次,制作展板200余块,向群众发放彩页等宣传材料28万份,惠及群众20余万人。
渭南市疾控中心党总支始终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抓手,每年开展党章党规党史知识竞赛、红色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大力弘扬“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每年开展文明交通、无偿献血、健康义诊、关爱留守儿童、为环卫工人送清凉、10元关爱等活动40余次;为营造争当“带头人”、勇做“排头兵”的浓厚氛围,开展“命名一个岗,树起一面旗,表彰一个岗,带动一大片”活动,掀起人人争先进、人人比先进热潮。
坚守为民初心
闪耀党性光芒
针对近期国内多地出现本土聚集性疫情,渭南市疾控中心党总支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动员大会,要求必须警惕“歇口气、缓一缓”的危险心态,保持头脑清醒,慎终如始,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
半个多月来,渭南市疾控中心党总支全体委员以身作则,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全体党员干部职工24小时紧急待命,确保在发现疫情的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多年来,渭南市疾控中心党总支始终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一道,坚定扛起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责任。
据统计,五年来,渭南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2016年下降40%。2018年至2020年,渭南市连续三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全省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