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科教文卫 / 正文

学历歧视必须纠偏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10-25 10:40 作者:关育兵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编办、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广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不得将毕业院校、学习经历、学习方式等作为限制性条件。

  这不是反学历歧视的第一枪。此前,教育部就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下达的通知中,也要求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在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中,学历歧视问题也受到了关注。

  学历歧视由来已久,其变种不断衍生。初始的学历歧视,是把学历高低作为标准,对人才进行筛选。现如今,学历歧视已衍生出更多变种。有学习方式的歧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是有差别的;有学习经历的歧视,境内外学习是有差别的;有毕业院校的歧视,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是有差别的……学历歧视的极致,是要求本硕博都毕业于名牌院校,如此“根正苗红”,才是用人单位所欣赏的“千里马”。

  重视学历,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深厚的“民众基础”,因为基础扎实者往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今天的社会中,非名校毕业有卓越成就者俯仰皆是,高考考上好学校不是一劳永逸,学历低的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逆袭,学历高的如果在大学里混日子也会被别人超越。其实,学历歧视是一种新的“出身论”,只问出身不问能力,就会让英雄折腰,也容易让更多的金子就此埋没。

  学历歧视的直接影响,是让更多优秀人才望“门”兴叹。在众多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中,毕业院校、学习经历、学习方式已经成为硬杠杠,这不仅击碎了许多人的希望和梦想,更是社会的巨大损失。更恶劣的是,学历歧视已经阻碍了教育的发展,甚至经济的发展。中小学教育忽略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痴迷名校及应试教育;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家长教育负担过重,校外学科辅导机构大行其道,从根本上来说,都与学历歧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学历歧视下,为了让孩子有更光辉的前程,家长们把学业压力不断向下传递,图的就是把学历的“红利”最大化。

  一考不能定终身,高考不是人才的分水岭。学历歧视,已经到了不得不纠偏的地步。笔者以为,反学历歧视,机关事业单位应该起到示范作用,在招聘中消除学历歧视,并带动更多用人单位给以更多出路,这解决的是人才招聘中的不公问题,但其广阔而深远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