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在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的文林大讲堂里,学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现场展示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
当日,学校14位思政课教师现场进行教学展示。每名老师紧扣主题设计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内容,将思政课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生动的讲解、丰富的案例、深入的分析,展现思政课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这次‘大练兵’让我收获颇多。”学校思政课老师王婉如说,“在前期准备环节,我系统梳理了课程核心知识点,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认知习惯设计教学环节,反复打磨教案和课件并进行演练。我还主动向教研组前辈请教,通过模拟授课收集反馈,优化课堂互动环节和案例。”
最让王婉如难忘的是课堂展示后的学生即时反馈环节。王婉如回忆,“我结合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与学生一起讨论,共同探究。学生眼里的专注让我真切感受到,好的思政课要跟着学生的问题走。”
此次“大练兵”活动是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思政课教师的一个缩影。
“学校优化制度顶层设计,建立‘国—省—校—院’四级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组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团队,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慧介绍,“我们以省级样板党支部的创建工作为契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源马寻迹’党建育人工作品牌,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通过常态化党性教育厚植理想信念根基,促进教师团队专业化发展。”
在思政课教师日常教学教研中,学校着力深化“传帮带”培养模式,实行“老带新”结对。“资深教师在备课中耐心指导年轻教师,通过示范课的形式,用鲜活的课堂实例为青年教师树标杆、立样板。青年教师将自己擅长的新媒体教学工具、跨学科融合案例等与老教师分享,帮助老教师突破传统教学边界。”高慧介绍。
“我们以教学内容研究为基础,推动在线课程建设,建成3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以煤矿工人运动史为历史脉络,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模块,将学校‘双高’建设专业群之一‘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群’的专业特色融入实验教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思政课教师邵临光介绍。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全国煤炭行业思政课与课程思政教师研修基地和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定期开展课题研究、交流研讨、资源开发等工作,每年举办行业院校暑期大研学,服务全国50余家高校、骨干教师300余人次;组织教师开展暑期实践锻炼,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学校积极开展思政实践。截至目前,全校拓展思政课校外实践育人基地63个,师生宣讲逾80场,“思政云讲堂”累计参与1.5万余人次,“各界名家讲思政”参与逾700人次,在校内外初步构建了实践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格局。去年以来,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2篇,申报立项课题13项,教学类比赛获奖共18项。教学比赛获奖数量稳中有进,科研水平质量齐升。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将不断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优化制度建设、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激励思政课教师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提高政治素质、专业水平、教学能力,锻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坚实保障。”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予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