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7月中旬,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组织“石榴花开”推普实践团赴蓝田县后李坪村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特色教学、数字赋能等多种形式,推广普通话在乡村地区的普及应用。
调研先行:倾听民声夯实推普基础
实践团通过访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走访后李坪村各年龄段、不同职业的群众,深入调研当地普通话运用程度及学习需求。团队成员与村民亲切互动,收集第一手资料,为后续推普活动奠定扎实基础。
童心筑梦:趣味课堂播撒语言种子
针对儿童群体,实践团设计特色推普课程,将传统文化与普通话教学深度融合。江珊珊同学以书法课为载体,引导孩子们“讲普通话,写规范字”;郝子申同学通过普通话游戏互动寓教于乐,提升儿童语言能力;解天浩同学开设“我是小小朗诵员”课程,将文学经典融入教学,激发孩子们传承文化的热情。活动结束后,实践团还为孩子们赠送了文具,鼓励他们勤学奋进。
多元赋能:分层教学助力乡村发展
面向村民、村干部等群体,实践团创新推广模式。肖婷睿与村两委交流普通话起源与学习方法,以生动案例展示语言魅力;团队还向村民发放《推普宣传手册》,重点推介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等数字化资源,帮助村民利用智能工具提升普通话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语言动能”。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村民的普通话应用能力,更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奉献担当。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让语言之美在广袤乡村绽放异彩。
供稿: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