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党员教育培训缺阵地、缺师资、缺课程等突出问题,汉台区汉王镇试点创建“乡镇党校”,让村(社区)党员在家门口就能走进“主阵地”接受教育培训。
推进资源整合,实现基层党员“学有所依”。统筹活动场所、人才师资等资源,按照有组织机构、有师资团队、有专兼职工作人员、有教学场所、有教学设备、有党报党刊、有规章制度、有红色氛围的“八有”标准,高标准打造“汉王党校”全区试点。成立校务委员会,设立教务办公室,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3名;建立开放式党员教育师资库,从党校教师、领导干部、模范人物、“乡村能人”中聘请党员教育讲师15名。通过阵地共用、功能优化,建成300平方米党校教学区,设置集中教学区、研讨交流区、党报党刊阅览室等功能区,最大限度满足日常教学需要。
丰富培训渠道,实现全体党员“学有所教”。开设村党组织书记素能提升、女干部能力建设、村“两委”成员及后备力量培养、主题教育专题培训等主体班次,对全镇110余名村干部实施全覆盖培训。在15个村(社区)开展“流动党校送学下村”活动,围绕党史党章、党纪党规、村集体经济发展、惠民利民政策等内容,对全镇600余名普通党员实施集中分批轮训,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建立流动党员“网上党校”微信群,不定时推送党建信息,每周组织线上学习、互动交流,让全镇100余名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辍学”。
紧贴基层实际,实现党员群众“学有所获”。坚持党校姓党、党性至上,明确党的政策理论及党性教育“主课”地位,通过集中授课、实践锻炼、典型示范等方式,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有效载体,为党员固根筑魂、补钙壮骨。坚持与人社、农业、科技等部门常态化协作联动,统筹驻镇企业、扶贫基地、社区工厂等基础资源,建立“培训-招聘-就业”模式,开设就业技能、手工编织、家政服务、种养殖技术等专业课程,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2500余人次,引导创业就业400余人。推广“农民夜校”开放式办学模式,面向农村党员群众开展乡土人情、家庭关系、亲子教育、素质礼仪等培训40余期,同步开展线上“村村微课堂”12期,辐射3000余名农村党员群众,通过“以学明理”引导化解各类群众矛盾38起,“白天忙农活,晚上读夜校”已成汉王镇党员群众生活新常态。
(供稿:汉中市汉台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