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镇巴县碾子镇莲花村
巧用“千万工程”经验走出特色振兴路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7-02 13:56 作者:路金龙

晨光熹微,薄雾轻笼镇巴县碾子镇莲花村。错落有致的青瓦白墙沐浴在朝阳中,村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标语格外醒目。作为碾子镇“千万工程”2025年市级重点建设村,莲花村深学笃行“千万工程”经验,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好愿景化作生动实践。

三级联动塑生态,净美家园留乡愁

坚持党建引领,建立“书记抓总、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联动机制,由村“两委”成员包片、党员骨干包户,划分责任网格10个,签订“门前三包”承诺书413份,责任层层压实。聚焦“八清一改”,严格对照“五净九无一规范”标准,打响村庄清洁夏季攻坚战,全域提升人居环境。村党支部书记率先垂范,带头拆除自家老旧棚屋,28名党员骨干主动认领责任区,带动村民自发清理房前屋后杂物237处,如今,全村85%的农户庭院达到净美庭院标准。整治中,莲花村匠心独运,巧妙保留废弃碾坊、石磨、犁耙等农耕老物件,因地制宜进行微改造,打造出一处处承载乡愁记忆的特色微景观。漫步在贞节牌坊旁的青石板步道,或沿着纳溪河畔崭新的沥青路前行,“一步一景” 的生态廊道令人心旷神怡,处处彰显着村庄的美丽蜕变与历史底蕴的绵延。

三产融合强筋骨,特色产业促增收

紧扣“主导产业提质、特色加工增效、多元业态增收” 的发展思路,在稳固传统畜牧产业的同时,深入挖掘本土文化潜力,采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建成阴米子糖加工作坊,将传统非遗制作工艺与现代文创设计深度融合,精心培育特色非遗美食品牌,让“老味道”焕发新生机。在特色农业领域,整合秸秆加工厂资源,扩建农事服务中心,新增生物质颗粒加工生产线,变废为宝;探索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对接食品加工企业,对香菇进行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多元经营、链条延伸,村集体经济活力迸发,今年以来,收入同比增长30%,带动120余户村民“家门口”稳定增收,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党建赋能优治理,文明乡风润心田

作为“双强示范”党支部与“一类”党组织。莲花村党支部坚持以“三治”融合为抓手,依托院坝会、志愿者服务队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12场次,有效提升村民法治素养。积极推行“文明积分”管理模式,将环境卫生、邻里互助、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积分体系,村民可凭借积分在村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激发了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约”出新风尚,通过集中整治,滥办酒席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移风易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群众满意度和社会风气持续向好。村里定期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10余户模范家庭以身作则,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领村民从“要我参与”向“我要参与”转变,“人人都是建设者、个个都是受益者” 的共建共享氛围日益浓厚。

莲花村的华丽蝶变是碾子镇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的生动缩影。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碾子镇始终秉持“既要‘面子美’,更重‘里子实’;既靠班子带,更靠方子活” 的发展理念。如今的莲花村,正以市级重点村建设为新的起跑线,持续推动“千万工程”经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绿水青山间奋力铺展共同富裕的时代新画卷。

供稿:镇巴县碾子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