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柞水县联丰村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聚焦建强组织、搭建平台、能人帮带,全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强组织练内力。一是立足优势定方向,村党支部立足本村养牛历史悠久和养殖经验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集体经济累计收益150余万元,群众分红12万元,同时,结合当地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理环境,大力发展五味子、板栗两项生态产业。二是加强学习促提升,紧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主线,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利用“乡村CEO”、农村集体经济负责人培训班等机会,不断提升“两委”成员带富能力。三是培育后备干部强队伍,吸纳2名35岁以下,3名大专以上学历的优秀青年进入村“两委”班子,培育3名后备干部,采取结对帮带、跟踪培养、动态管理,为推动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强平台借外力。一是做强驻村兴农平台,积极对接上级帮扶单位,先后投入资金20余万元,下派技术员30余名,完成500亩野生五味子和千亩板栗园科管,创办“田间课堂”,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板栗、五味子亩产平均增加43%,村民户均年增收8000元左右,其中五味子产业正在进行人工育苗试种,计划再扩建2000亩。二是做强部门帮扶平台,党支部牵头邀请农业局、畜牧中心专业人员,来村开展中药材种植,肉牛、生猪养殖等技术培训,参与群众达4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村民防治畜禽疾病和中药材病虫害技能。三是做强跨村联建平台,紧紧围绕县委“三联三强三促”文件精神,立足本村产业结构特点,采取与腰庄村、油房村、杏坪社区党支部联建的模式,不断扩大本村特色产业生产规模,以组织联建促产业联盟,推动“生猪养殖-腊肉加工-包装销售”产业链提档升级,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强帮带增动力。一是“归雁”带动就地就业,搭建返乡创业平台,通过支部协助创办手撕腊肉加工厂,创建的“山间刘”等品牌农副产品,年收益达100余万元,直接解决本村20余人就地就业。二是党员带动生产经营,广泛培育肉牛养殖、苗圃园艺、大曲酒酿造等本土能人,采取“1+N”结对帮扶模式,带动村民发展产业,200余户村民经营性收入年均增加3000元以上,评选党员先锋模范2人。三是能人带动打开销路,邀请本地网红来村开展直播带货,创办“农民学校”开展电商培训,组织30余名留守年轻妇女学习短视频剪辑、线上销售等技能,打开粮食酒、洋芋粉、干菜等土特产销路,提高群众增收致富能力。
供稿:柞水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