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以来,武功县小村镇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迅速进入应急全面戒严戒备状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组织领导,抓实应急保障,聚焦风险排查,加强宣传引导,“汛”速出击,多措并举织密防汛安全网。
强化组织领导,靠前指挥值守。第一时间成立由党委书记任总指挥的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班子成员全员下沉包片包村,坚持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熟练运用卫星应急电话,迅速传递和处理汛情、险情等重要信息和领导批办事项,并及时反馈进展。制定《小村镇2024年防汛应急预案》,指导各村(社区)制定防汛避险转移“一张纸”应急预案,明确工作职责,细化网格管理,责任具体到人,确保巡河监测汛情报送、灾害预警等指令畅通、响应迅速。
加强宣传引导,增强防汛意识。充分利用村级微信群、小喇叭、宣传栏等方式高频次发布预警信息、雨情汛情和安全提示,让群众第一时间了解气象变化。下发防溺水工作提示、安全倡议书,充分发挥应急防汛党员先锋队、网格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通过沿渭河巡堤、走村入户等方式向群众宣传防溺水、强降雨预警信息和灾害防护等知识,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密切关注舆情,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社会稳定。
抓实应急保障,凝聚抢险合力。备足编织袋、帐篷、救生衣、铁锨和锄头等防汛抢险必需物资,安排全镇应急抢险队伍550人全员在岗随时待命,确保险情发生拉得出、顶得上。建立以镇文化服务中心、各村(居)委会及广场为应急避难场所28个;储备以小轿车为主,兼用三轮车、面包车等相结合的应急车186辆;打好特殊人员防汛转移避难工作基础,摸排重点关注对象18人,进一步加强气象、水利、交通等部门联动,实现信息共享,协同作战。
聚焦风险排查,把握关键环节。成立“防汛应急小分队”26支,组动26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辖区渭河沿线、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地段、涵洞、涝池、蓄水池、河堤、渭惠渠等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累计出动巡查300余人次。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高崖滑坡)隐患点实行警戒,妥善安置“三必撤”涉险群众;对高速、铁路等涵洞登记造册,全面实施“清单化”管理,对有积水隐患的配备抽水泵,及时预警处置,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供稿:武功县小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