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区农校家属院小区与杜甫川小学毗邻,始建于1998年,建筑面积13900平方米,共4栋13个单元150户510人,党员51人。小区居民以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原农校教职工家属为主,表现出传统性、内向性、封闭性较强的特点,普遍对社区工作认知不够,参与度、积极性不高。近年来,光华社区党总支牢固树立城市大党建理念,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抓党建就是抓人心”贯彻小区治理全过程,坚持先易后难、先改后建,认真做好“破题、服务、管理、提升”四篇文章,让居民生活开出“幸福之花”。
依托城市“双改”,把优化人居环境作为小区治理的首要任务。顺民意。农校家属院建成年代久远,一直无物管、无设施、无环境,与周边新建小区相比,道路坑洼不平,水电管线老化,健身器材匮乏,日常保洁缺位,居民意见多、反响大。针对这些问题,社区党总支积极回应居民期盼,以优化人居环境破题,在镇党委大力支持下,积极向上争取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听民意。在项目实施前期,社区党总支与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沟通协商,召开意见征求会3场次,发放调查问卷138份、改造政策知识手册140本,张贴公告6处,入户征求意见42条,针对居民合理化意见建议调整优化施工方案,为项目顺利推进奠定良好群众基础。惠民生。建立“党总支+施工方+业主代表+学校”的“四方例会”制度,全面保障老旧小区改造顺利开展,积极争取配套资金,实施水、电、路、气、排污和消防等基础设施改造,完成楼宇内外美化亮化,配套安装楼宇对讲系统、监控系统等,增加停车位66个,拓宽消防通道,重建小区进出口大门,解决了与杜甫川小学长期共用大门问题,高标准新建日间照料中心1处,休闲凉亭2座,门球场1处。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农校家属院由“脏乱差”向“净清美”转变。
引进“红色物业”,把提升服务能力作为小区治理的根本保障。农校家属院小区虽有主管单位,但在小区设施维护、日常保洁等方面存在短板,主管单位服务监管不及时不到位。针对这一问题,党总支将小区如何实现规范管理作为小区治理的第二项工作任务。选择有实力的物业。专业的事要由专业的人来做。经过多方考察比较,在广泛征求业主意见的基础上,在疫情防控迫切需要下,及时引进“红色物业”——宝塔物业服务公司入驻,全面接管小区管理服务,最大限度为业主营造一个安心、舒心、放心的生活环境。打造有能力的物业。为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党总支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组织物业服务团队到周边居民小区学习考察7场次,开展业务培训8场次,健全考勤、值班、车辆管理和物业人员考核等制度,扎实做好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等日常工作,真正把物业企业打造成为党在居民小区的工作队、调研队和服务队,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锤炼有担当的物业。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红色物业”服务保障作用,建立“党总支+物业+居民”工作模式,强化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号召退休党员、热心群众等成立志愿者队伍,坚守小区防护第一线,配合物业服务公司开展测温登记、防疫宣传、全员核酸、物资运送等工作,扎实推进社区老年人疫苗“应接尽接”“应种尽种”工作,让“红色物业”的服务更有内涵、有品质、有温度。
强化支部联建,把推进网格管理作为小区治理的主要抓手。通过提升小区硬件、软件设施,拉近了社区与小区居民的距离,树立了社区党组织的良好威信。针对这一现状,社区党总支及时调整思路,把加强党的工作和组织覆盖,更好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作为小区治理的第三项工作任务。发挥支部引领作用。社区党总支争取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离退休第五党支部、杜甫川小学党总支帮助,成立农校家属院党支部,深度激发51名离退休党员发挥余热,从“工作职责、运行机制、工作保障、积分管理、激励考核”等方面进行量化和细化,指导小区(网格)党支部对标对表、提质提档。扎实推进网格管理。党总支以需求为导向,秉承“党建联建、治理联商、资源联享、难题联解、发展联促”的建设目标,全面推行“党支部+三级网格+物业服务”的管理模式,设立一级网格长1名、二级网格员4名、三级网格员13名;坚持定人定岗定责,公开姓名电话,明确工作内容,夯实管理职责,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健全常态长效机制。为进一步强化党支部的统筹协调力,开展小区网格化“入户信息采集+意见征求”专项行动,建立小区居民“信息库”和“问题墙”,新建“居民群众有话说”公示栏,推行“居民群众点单、网格员下单、党支部接单”的菜单服务模式,通过自查自纠、群众来访、上级反馈汇总梳理问题63件,全闭环解决了门禁卡更换、监控及可视设备维修、3#-4#楼屋顶漏水和地下室进水等“闹心事”“烦心事”,用心用情打造服务居民的“前沿阵地”。
注重以文化人,把培育文明新风作为小区治理的重要内容。农校家属院小区离退休教师多、文化素养高,针对这一特点,社区党总支把加强家庭家教家风教育作为小区治理的第四项工作任务。打造书香小区。党总支坚持亲民化改造,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创新探索建成全区首个“党建+”小区智慧图书馆,先后举办读书分享会、朗诵会、亲子阅读等活动20余场,打造全民共享“悦读”时光,丰富了业余生活,提升了品质品位。强化服务功能。依托小区图书馆和日间照料中心等功能部室,开办“五点半”学生课堂,邀请杜甫川小学老师和周边家长担任“托管老师”,解决“上班族的时间差”烦恼;开办“夕阳红”老年课堂,每月11日邀请第六中学心理学老师莅临授课,让年长居民走出家庭、融入社会、跟上时代。办好为民实事。党总支积极践行“阳光365”党建工作法,健全“小区党员、物业人员、网格员”三支队伍,拓展优化政务、提升宜居、丰富文体、深化平安、保障民生、做实健康六项服务,开展爱心、贴心、暖心、诚心、耐心五项行动。先后开展“电信反诈”“爱心敬老”“义诊”“义剪”等服务活动30余次,帮助代缴水电气等费用165余次,办理医疗、养老等事项64人次,救助困难党员4人次,用党员干部的“服务指数”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