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市县亮点 / 正文

黄龙县白马滩镇:党建引领为基层治理“聚势赋能”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1-03 14:43 作者:吴洁

今年以来,延安市黄龙县白马滩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关于实施“小切口”改革 推动“大民生”改善(2022—2024)三年工作方案》部署要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五级联动”工作机制优势,创新成立矛盾化解特色党小组,推行矛盾调处化解“用心、用情、用理、用法”四步工作法,全方位构建起“人在网格管、事在网格办、问题在网格化解、工作在网格落实”的基层网格社会治理工作新格局,切实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平安乡村建设目标。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众多乡贤达士扎根故土,争做闪亮的“荧光”

从教四十余载,退休后担任神玉村大石组党小组成员的退休教师薛六郎,他热衷于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各种矛盾纠纷调解,在他积极上门拜访和耐心劝解调处下,众多家长里短、矛盾纷争得到了有效化解。通过多年的人民调解实践,加之文字功底扎实,薛六郎根据不同的纠纷类型,形成了经济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借贷纠纷等十余项纠纷调解方案,得到了上级和群众的普遍认同,本人先后被评为“延安模范”“延安市十佳人民调解员”“延安市优秀说事能手”等荣誉称号。

“一声王支书,一生百姓情”,“当年群众认可我、信任我,推选我当白马滩村党支部书记,虽然已离任好多年了,但是我不能忘记这份情意”。白马滩村原支部书记、现任白东组党小组组长王少民,现如今已经65岁,依然在为群众的事奔忙,经常能看到他帮助村民协调事宜,化解矛盾纠纷,讲解惠民政策,仍然被群众亲切的称为“王支书”。

QQ截图20230103143541.jpg

一身精干的制服搭配一双始终布满尘土的运动鞋,胳膊下总夹着一个记满群众家长里短事务的本子,风尘仆仆地穿梭在村间田头,为群众的操心事闹心事烦心事奔波忙碌,他像牛一样任劳任怨、默默勤恳地工作,不求任何回报,甘当乡里人的“老黄牛”,他就是大家熟知的镇司法所所长、机关党小组成员牛云鹏,每年由“牛司法”亲自办理的疑难杂症问题达20余件。

还有退伍不褪色、老当益壮的退役军人杜武贤,退休不离岗、初心永不改的老党员李抗盈……他们是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生活生产扎根农村,他们德高望重,受群众信赖,为群众排忧解难,心系群众冷暖,虽力量薄弱,却是乡村自治路上闪亮的“荧光”。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成立矛盾化解党小组,绘就乡村振兴“同心圆”

为充分发挥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作用,白马滩镇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结合工作实际,以“小切口”大改革为突破口,利用“五级联动”工作机制,创新推出“五老”矛盾化解党小组,筑牢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强队伍。年初,按照“个人自荐、群众推选、支部审定”的原则,从全镇175名党小组成员中择优推选出16名政治素养高、责任意识强、服务态度好且群众威望高的“五老”人民调解员,通过培训、考核、发证、上岗的工作程序,颁发人民调解员工作证16人,建立以“市十佳调解员”薛六郎为示范的“六郎说事室”,7个村分别建立基层调解工作站点,配备普法资料包、调处工作手册。

QQ截图20230103143557.jpg

严管理。成立工作专班,印发实施方案,明确镇党委、政府统一管理,镇司法所监督管理,村(社区)支部日常考核管理,建立排查、调处、监测工作台账,完善“基本补贴+以案定补”奖励激励政策和末位淘汰制度,并将工作实效作为党小组成员“一述双评”重要内容,激发了矛盾化解特色党小组成员切实发挥各自模范带头作用,积极高效进行矛盾纠纷化解,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优服务。推行“用心、用情、用理、用法”四步工作法,形成“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小组成员接单”的“闭环式”服务模式,在服务群众一线“争做七大员,当好四种兵”,用心倾听群众诉求,用情体会群众烦恼,用理化解群众心结,用法解决群众堵点,耐心细致开展辖区内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统计、案卷归档管理及调解回访等工作。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群众“点赞”成效显,踔厉奋发“谱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白马滩镇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建立完善“党建引领、法治保障、德治育人、基层自治、智治支撑”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实体化、信息化建设,先后获得“全市信访工作示范乡镇”“全县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等殊荣,镇党委书记石玉龙也被评为“全市社会治理工作先进个人”。

今年以来,通过“小切口”推动大改革,创新基层自治发展模式,建立由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退役军人等16名“五老”人员组成的矛盾化解党小组,主动开展化解矛盾纠纷36件,接单调处49件,定期走访130余人次,群众满意度高达96%以上,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肯定和群众的普遍认可。

薛六郎在分享自己的调解经验时说道:“调解工作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科学。只有感同身受于心,侧耳倾听;于情充满温暖,动之以情;于理凸显公平,晓之于理;于法彰显正义,伸张正义,才能让群众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下一步,白马滩镇将坚持党建引领基层多元共治,深化“五级联动”拓展运用,强化矛盾化解等特色党小组的管理和作用发挥,积极推进“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打通调解为民“最后一公里”。

 (延安市黄龙县白马滩镇供稿)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