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市县亮点 / 正文

大雁塔街道精准“五治之先”定位打造网格“朋友圈” 托起基层“大治理”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4-24 07:44 作者:大雁塔街道党工委

今年,按照雁塔区工作要求,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多网合一”工作,借助“小网格”实现“大融合”,应用“微网格”推动“强治理”,全面承接执法职能力量下沉网格,大雁塔街道全力发挥“五治之先”定位优势,推进“网格+朋友圈”新模式,着力提升辖区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深化“多网合一”  构建全科“大朋友圈”

微信图片_20230424073810.png

按照雁塔区“多网合一”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要求,强化“政治引领”,把握街道精准定位,借力多网合一部门下沉社区网格常态化,联动区级执法职能力量,推进“法治保障”,以“网格+N”模式,构建全科“大朋友圈”,努力营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形成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

建立调度会商机制。街道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议,联动区级下沉部门,协商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实绩打分机制。给予整合的职能部门对网格员业务配合、工作推进等情况的打分权,打分结果作为网格员评先评优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同时,赋予网格员对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评价权,促进相关职能部门责任落实。建立业务培训机制。定期组织网格员开展行业领域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网格员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实现网格化与行业监管相融合、双促进。建立宣传发动机制。构建全科“大朋友圈”,离不开全网格力量的宣传发动,各网格队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宣传工作典型,全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最大限度凝聚辖区共识和力量。

融合邻里相承  发挥治理“小朋友圈”

微信图片_20230424073838.png

按照大雁塔街道“1246”工作要求,结合“离案工作法”“邻里节”等亮点工作,推行微网格微治理平台,把“德治教化”和“自治强基”结合起来,以辖区居住党员带领为出发点,把热心参与的志愿者、公益和有技术技能等人员作为基层治理的落脚点,拉近邻里间距离,发挥“小朋友圈”作用,切实帮助和解决一些居民身边的小问题,化解基层矛盾。

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强调“熟人熟事”原则和“扁平化”管理为要求,进一步将队伍建设延伸至小区、楼栋、单元等网格中来,着重以发动辖区居住党员到所在社区报到为主要方式,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广泛吸纳基层正能量,组成网格服务“小朋友圈”,在精度和深度上把基层社会治理这张网织密织牢。敲门问需,防微虑远。以“大雁塔邻里节”等相关活动为载体,大力动员群团组织、志愿者、网格员等组织和人员,开展融合邻里,相承相托的敲门问需活动,着重关注群众身边的小问题,积极化解,防微虑远。社区治理,联盟共建。鼓励社区与辖区党组织签订《党建联盟意向书》,联盟单位结合自身优势开展活动,共促队伍建设、共解群众难题、共办实事好事,为老百姓带来切实利益,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强化地区协作  联动共享“新朋友圈”

微信图片_20230424073849.jpg

按照党建引领聚合力,招商引资促发展的工作主基调,发挥全科网格、统一地址库、雪亮工程、12345市民热线等“智治支撑”平台优势,在大数据时代,推进智辅加科学决策,全面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加强联动执法职能部门,服务好辖区驻地单位,用相交促互助,共享“新朋 友圈”,打造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平台为基,多方联动。运用平台数据支撑,走访拉动地区单位、组织、网格间协作,激发各自优势资源能量,助力共创相关产业在网格中发展,把矛盾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加强协作,打造亮点。结合地区行业特点,促成长效服务保障机制,拉近部门与街道间、街道与企业间、社区与社区间协同关系,打造命名特色网格。资源汇聚,联动共享。丰富全科网格平台,加强模块信息采集,完善统一地址库,打通社区级平台,全面动员社会各界支持,促成人人参与网格,广泛汇集各方力量,联动共享“新朋友圈”,让智能化成为政府实施决策和促发展的重要治理依托。


责任编辑:李晓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