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吴起县庙沟镇三合掌村根据全镇产业布局规划,镇、村干部立足本村实际,因地制宜,坚持绿色引领、创新驱动,探索多种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产业发展新突破。
“点面结合”开新局。2023年年初,吴起县庙沟镇三合掌村按照镇党委政府“种养结合、果畜配套、绿色有机、循环经济”及“一村一品”的总体发展思路,接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区域化、示范化的产业布局,根据村情民意,形成了“一线两带一点一面”的发展新格局。“一线”,即边墙岭油路沿线作为产业发展重点扶持区域;“两带”,即千亩特色杂粮种植示范带、千亩籽用西葫芦种植示范带;“一点”,即分散式半温棚星点肉牛养殖;“一面”,即以村集体经济杂粮加工坊为基础,重点发展以荞面加工为主、其他特色杂粮为辅,进行整合包装,开发农特产品商品礼盒及手工艺产品,探索打造庙沟农特产品特色品牌。
变“荒”为宝谋振兴。吴起县庙沟镇三合掌村属典型山地村、空壳村,大量的土地闲置、撂荒,为进一步带动群众参与,增加农民收入,深度解决撂荒问题,在二人的引领带动下,镇、村党员干部抢抓政策机遇,整合现有资源,实施整体规划,积极采取“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流转本村闲置撂荒耕地1000亩,全程参与种植过程,通过理性分析、全面评估,采取“对外流转、科学种植、良种良法、订单农业”等现代化产业发展模式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全面打造千亩西葫芦种植示范带,全村种植内蒙古金瑞尔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锦绣988”品种西葫芦约1100亩,并与该公司签订订单收购,目前大面积地块长势喜人,亩产预计净收入700元左右。
特色产业“领新潮”。吴起县庙沟镇三合掌村海拔较高,土壤贫瘠,靠天吃饭,十有九旱。面对这一现状,庙沟镇三合掌村利用荞麦抗旱性强、投资成本低、管理粗放的特征着手发展荞麦作物,加之荞麦在本村祖祖辈辈流传种植,是群众最认可适应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因此他二人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带领村两委和广大党员干部,采取“能人带、联户种、广覆盖”的模式,种植荞麦2400多亩,其他特色杂粮300余亩,打造了特色杂粮种植示范带。办理了村集体磨坊农特产品加工许可证,达到了线上线下销售要求标准。探索乡土旅游网红打卡地荞麦花海,以“涤尽每一位游客的凡尘琐事,给身心一次美好的治愈佳境”为目标,带动旅游业在本村落地生根。同时动员在家常住户发展分散式半温棚肉牛养殖12户(含脱贫户)存栏80多头,中蜂养殖13户150多箱,基本实现在家常住户户户有稳定产业稳定收入。
“订单农业”促增收。吴起县庙沟镇三合掌村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不仅为本村解决撂荒耕地2000余亩,还为周边农户带来了务工收入12万余元,实现了群众转移就业,为村集体增收约8万余元,同时订单农业,解决了群众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激发了群众种植积极性,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突显了特色种植业联农带农机制,创新了帮带模式,有效提升了帮带成效,已成为该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牵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增强了发展成效,夯实了乡村振兴基础。
下一步,庙沟镇三合掌村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围绕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依托村集体现代化磨坊加工坊,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积极对接帮扶单位延长油田吴起采油厂及当地龙头企业圆方集团、大型商超等,协商农特产品订单采购、线下销售,利用电商平台,打通线上销售渠道,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打造农特产品庙沟品牌。
供稿:吴起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