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来,延安市宝塔区文旅局按照“党建引领、文旅融合、文化惠民、服务群众”的发展理念,围绕全力打造“红色旅游首选地、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任务,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狠抓落实,引领全区文旅工作再上新台阶,建成全国唯一的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累计开展中心组集体学习12次,党建工作专题会4次,党建现场会2次,专题研讨4次。扎实开展“五基四化、提标增效”活动,统筹解决基层党建和业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创新开展“观旧址、忆党史”、红色观影、廉政教育、文化精品鉴赏、创作红色历史文化情景剧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扎实开展清廉宝塔建设,建成集借、阅、听、诵、查、展等为一体的区级廉政教育基地,进一步营造崇廉尚洁的社会风尚。
坚持守正创新,延展传承深度。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完成延安县旧址二期、陕甘苏维埃省政府等旧址本体修缮工程。同时,深入挖掘革命文物内涵,创新推出精品展陈,通过打造陕北三战三捷纪念馆博物馆,深度开放延安县旧址、中央军委三局等革命旧址,建立红街钱币馆、非遗馆、金延安家风馆等,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搭载腾讯数字科技平台,让“文物”说话,重点打造圣地延安数字博物馆群“魅力宝塔·智慧民生”板块,形成“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数字科技”延安文旅新模式。做好非遗传承文章,成功举办宝塔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陕北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南泥湾香菇面、延安碗肉等4个非遗项目成功入选第五批延安市市级非遗名录,非遗保护传承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
聚焦民生福祉,提升服务品质。积极完善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改造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全区96个村组农家书屋书籍补充6432册,推动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图书馆、文化馆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借阅系统实现“通借通还”,管理系统全面升级,通过新增免费智能存包柜、自助借还机、视障听书机等设施设备,居民群众借阅数量持续增多。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文化下乡惠民演出400余场次,“广场市民合唱团”“延河艺术团”创新演出方式,邀请群众参与,形成了“群众演、演群众、演给群众看”的文化活动生动实践。重视文艺精品创作,最新红色经典文艺作品合辑《延安故事》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扬。
盘活红色资源,助力经济发展。以建设“国家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为契机,持续加强南泥湾国家4A级景区创建工作,依托辖区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秀美的生态环境,在南泥湾打造了集革命旧址游、秀美荷塘游、非遗美食游为一体的红色旅游线路,游客参与性和体验感持续增强,红色旅游产业得到整体提升。发挥红色旧址集群效应,进一步提升宝塔山、枣园旧址、杨家岭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国家5A级旅游景区保护利用、联动整合能力,发布5条精品线路,让红色旧址成为弘扬传承革命文化、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节会活动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举办“延安夜经济夜生活节”、“贺新春·品民俗”、秧歌定点展演等活动,带动区内节会旅游和夜经济发展。
供稿:延安市宝塔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