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市县亮点 / 正文
品春茶、观美景、赏非遗,驻陕领事(机构)官员走进宁强“尝鲜”——

续写友谊故事 深化交流合作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4-14 09:11 作者:李羽佳

4月的陕南,茶树葱郁、绿意盎然。行走茶园间,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

4月8日至9日,韩国、柬埔寨、马来西亚驻西安总领事馆负责人和香港特区政府驻陕联络处负责人一同走进宁强县,在茶园品茶,到羌绣非遗文化产业园了解非遗技艺,挖掘合作潜力。

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宁强县就已经开始种植茶树。如今,宁强县茶园总面积18.11万亩,茶产业有力推动富民强县。宁强县荣获“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域”“全国茶业高质量发展县域”等多个国家级称号。

茶是承载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名片”。“中韩是永远的邻居,互为重要合作伙伴,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在促进茶产业交流方面,我将尽最大努力。希望两国在经济、贸易、投资等方面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宁强县茶园里,韩国驻西安总领事馆总领事洪淳昌先后品尝了绿茶、红茶、茶花茶。他说:“来到中国后,我喝到更多品种的茶,每一种茶都有独特的口感。”

品茗赏景后,韩国、柬埔寨、马来西亚驻西安总领事馆负责人,香港特区政府驻陕联络处负责人,和当地学生共同种下茶树。省社会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李安军说:“汉中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乡。在汉中种下合作之树、希望之树、友谊之树,寓意各方友谊历久弥坚、合作更加深入。”

“这是一次大开眼界的经历。”马来西亚驻西安总领事馆总领事林雲亮这样形容宁强之旅。这里的茶园,让他对汉中的茶叶有了更多了解。他说:“刚刚种下的树,象征两国持久友好的关系。希望更多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公司不断开拓市场,相信汉中茶叶能销售得更远。”

杀青温度稳定、揉捻力度适中、回潮的温度和湿度也得到了精细控制……在宁强县千山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厂里,机械化生产过程高效有序。从鲜叶到包装好的新茶,生产过程只需3天至4天。

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加工场景,香港特区政府驻陕联络处主任马志明说:“关于茶叶,陕西有很多故事。比如汉阳陵出土的茶叶,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茶叶,再比如汉中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茶产业生产基地,昼夜温差大,生产的茶叶味浓耐泡。陕茶可以利用香港在人才、服务业、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宁强县原名宁羌,取“羌地永宁”之意。“羌族是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很多民族都流淌着羌族的血液。”在宁强县的羌族文化博物馆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这句话被突出标注,引起香港特区政府驻陕联络处副主任杨诗诗的注意。从农具、服饰到风俗习惯,杨诗诗看得认真、听得仔细。

一幅幅精美的羌绣手工作品、现代化的羌绣文创产品生产工艺,展现了当地人对文化的创新性传承。“在这里,羌族的风土人情得到很好的保留,我感受到国家对各民族传统和文化的保护。”杨诗诗在参观羌绣非遗文化产业园后说,“希望羌族文化能走向世界,更好地展示我们多民族国家的文化融合与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