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市县亮点 / 正文
茶业有了智慧“大脑”,茶树和三叶草“做朋友”——

镇巴茶园里的新鲜事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08 08:58 作者:杨露雅

“张一芬,特级毛尖,净重2.3公斤,138元。”4月29日中午,在镇巴县隆升茶业有限公司收茶区,工作人员钱三坤拿着扫码机对着镇巴县盐场镇响洞村村民张一芬专属的二维码一扫,她采摘的鲜叶信息就存储进了电脑。整个收茶过程不到1分钟。

“过去,一到收茶旺季,常有几百名茶农排队等着交茶,4个人一起称重、记账、开票还忙不过来。现在有了秦巴区域茶产业大脑平台,一个人就能完成所有工作,茶农再也不用排长队了。”镇巴县隆升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森说。

今年以来,镇巴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秦巴区域茶产业大脑平台。该平台以数据要素驱动茶产业数字化转型。

“该平台推动了镇巴茶产业实现‘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服务网络化’。目前,全县16.7万亩茶园、2万余户茶农都纳入了数字化管理,预计今年可带动茶农人均增收超2000元。”镇巴县茶叶技术指导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马良才说。

对于茶农来说,今年雨水少了些,但汉中市南乡春茶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茶树似乎没受太大影响,依然生长茂盛,发芽也比其他茶园的茶树早了几天。走进茶园,记者发现,每排茶树间都生长着绿油油的三叶草。

该公司总经理牟凤海告诉记者:“三叶草生命力旺盛,繁殖快,还会和茶树抢养分,常被茶农当作害草。2023年,安徽农业大学的老师过来考察,他们发现茶园中的三叶草可以起到‘以草压草’的作用,防止其他杂草生长,还能锁水保温。”

牟凤海见证了家族茶企从传统作坊式经营到现代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的转变。如今,他的公司致力于高品质茶叶的种植与研发,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镇巴县茶叶技术指导站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茶产业的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茶树和三叶草和谐共生,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经过这两年的观察,我们发现这种模式利大于弊,正在尝试推广。”马良才介绍,镇巴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展技术攻关,重点解决高山茶园管理、夏秋茶综合利用等难题。

镇巴锚定茶产业首位产业定位,坚持规划先行,强化“政策+资金”双重保障优服务,紧扣“标准提档、科技赋能、品牌锻造”三个关键促升级,推进“基地建设、龙头培育、三产融合、品牌营销”四大工程,构建起“生态茶业—精深加工—茶旅融合”的全产业链条。目前,镇巴已建成标准化茶园16.7万亩,年产茶约6515吨、综合产值约13.32亿元,带动8.6万农户户均年增收6000元。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