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旬邑超凡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乔小平(中)和工人进行果树高接换优作业。记者 琚鹏飞摄
5月7日,绥德县白家硷镇果农查看香瓜无土栽培基质。记者 马腾摄
富平县曹村镇白庙村村民在采摘君迁子树的嫩芽(资料照片)。受访单位供图
旬邑果园换新颜
初夏的旬邑,山峦叠翠,草木葳蕤。5月6日,旬邑县张洪镇蒙家村党支部书记蒙金峰带着十几名村民在果园里忙活。
“2020年,我们投资120万元,采用‘宽行密植+水肥一体化’技术,建成占地86亩的村集体矮化苹果示范园。2024年,果树进入初果期,示范园的苹果产量超1.5万公斤,村集体收入20余万元。”蒙金峰说,今年,他们投资200余万元扩大果园规模。
“目前,村民正在示范园栽植树苗,后期我们会给果园加装防雹网。”蒙金峰说,他们按照“党支部领路、合作社发力、群众同参与”的思路,把40余块“巴掌田”进行整合,建立了“流转土地收租金、入园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联农带农机制,带动村民增收。
旬邑县是苹果适生区,也是“咸阳马栏红”苹果核心产区。发展苹果产业,旬邑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发展经验。
“近年来,受制于品种结构失衡、产业链条短、果树‘老龄化’等原因,收益欠佳。”旬邑县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杨飞说,“今年,县上计划新建5000亩矮化果园、改造5000亩老果园,通过‘新栽+换优’双管齐下的方式,推动旬邑苹果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除了新栽果园以外,旬邑县还在很多老果园推广高接换优技术。5月6日,在旬邑超凡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300余亩果园,负责人乔小平和工人进行高接换优作业。
“果园原先种植的是老品种,近年来市场竞争力下降,收益下滑。今年,在县果业服务中心的指导下,我们对70亩老果园的果树进行了高接换优,全部改接为秦脆等新品种。”乔小平介绍,高接换优就像给老树“换芯”,既保留了原有根系,又能实现品种升级。
“这棵富士果树嫁接了两根秦脆枝条,后年就能挂果。”乔小平说,今年,政府给每亩高接换优果园补贴2000元,大大降低了改造成本。
政策红利是果农的“定心丸”。为了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旬邑县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用真金白银支持果农。新栽果园按规模分档补贴,最高每亩补助5000元;高接换优果园每亩补助2000元,高接换优集中连片示范园还有额外奖励。
“今年县上的补助力度很大,极大地调动了果农改造果园的积极性。”杨飞说,除了政策扶持,旬邑县还高度重视科技支撑,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旬邑苹果试验站等平台进行苹果种源创新、示范推广,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锋旺教授团队,在苹果新品种栽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果农进行培训。
今年3月,旬邑县召开全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员会,聚力破解发展瓶颈,重塑竞争优势,推动旬邑苹果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如今,旬邑县每3个劳动力中就有1人从事与苹果相关的产业,苹果产业相关的45家果业企业、26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87个家庭农场蓬勃发展,电子商务、生态旅游等业态发展势头良好。
“我们将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原则建好现代果园,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苹果精深加工产业和苹果四季场景沉浸式体验项目,强化经营主体培育、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强化文化文创赋能,让更多群众在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实现增收。”杨飞说。(记者 琚鹏飞)
绥德种瓜不用土
在绥德县白家硷镇的香瓜无土栽培大棚,一个个饱满的香瓜悬挂于翠绿的藤蔓间,长势喜人。
“我们的香瓜产量高、质量好,深受客户青睐。”5月6日,白家硷镇白家硷村香瓜种植户白纯飞自豪地说。
香瓜产业是白家硷镇的支柱产业。近年来,该镇将香瓜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探索新的种植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就是其中的一项,目前已在白家硷镇得到快速推广和应用。
“采用传统栽培方法,两三年后容易出现瓜苗长虫,香瓜个小、发苦的问题,即使换土也难以解决。”白纯飞说,“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后,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如今,他家的4亩大棚里,香瓜苗扎根在草炭土和蛭石混合的基质中,长势良好。
无土栽培技术是利用水、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植株根系的基质,让植物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法,包括水培、雾(气)培和基质栽培。该镇香瓜种植专家白海军介绍,当地采用的是基质栽培技术。该技术是将种苗定植于草炭土、蛭石等科学配比的基质中,再搭配精准调配的营养液,为香瓜生长提供充足、均衡的养分。
为了在全镇推广无土栽培技术,白家硷镇邀请农业专家开展技术培训,从基质配制、营养液配比到病虫害防治,为种植户提供指导;组织种植户到无土栽培技术成熟地区参观学习、增长见识;对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的农户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降低其采用新技术的成本和风险。
在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无土栽培香瓜的行列。
“以前种1亩大棚,忙半年只能产1500来斤瓜。改用无土栽培后,1亩能多收二三百斤瓜,而且品质更好,亩均收入能达2.5万元。”白纯飞说。
如今,白家硷镇建立起从种植、管理到销售的香瓜产业体系,产品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销往周边县市。目前,全镇香瓜产业规模达4850亩,建有日光温室大棚685座、单体拱棚2865座,香瓜年产量485万公斤,产值1.46亿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瓜”。
“下一步,白家硷镇将继续加大对无土栽培技术的探索和创新步伐,不断延伸香瓜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让香瓜产业越做越大。”白家硷镇党委书记马磊说。(记者 马腾 通讯员 刘涛)
富平山中觅新茶
“现在通过采茶,村民每天能有百余元收入。”5月8日,富平县曹村镇白庙村党总支书记马卫国说。
马卫国所说的“茶”是君迁子茶,由生长在富平县将军山的野生君迁子树的嫩芽制成。
君迁子树,又名软枣树、野柿子树,其果、皮皆有药效。《本草纲目》记载,君迁子有“止消渴,去烦热,令人肤色润泽、身体轻健”的功效。其嫩芽制成的茶饮汤色橙红透亮,甘甜可口。
曹村镇镇长李永强介绍:“将军山海拔高,光照时间长。每年3月至4月,村民就会到山上的野生君迁子林,采摘君迁子树嫩芽。”
“最近,我们每天能采摘两篓嫩芽。”白庙村村民王小琴说。如今,君迁子茶产业已带动当地300余人就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2023年4月,经渭南市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团队检测,将军山的君迁子树芽亚麻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极为丰富,是一种优质的制茶原料。
该研发团队从古法制茶工艺中获得灵感,将云南大叶种茶与君迁子树芽进行“拼配”。历经一年配比试验,君迁子茶研制成功。
如今,在渭南农投集团富平君迁子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君迁子茶相关新产品已进入中试阶段。“生态优先、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日渐清晰。
“今年茶叶收成好、品质佳,预计能带动群众增收40余万元。”富平君迁子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闫丹桂说,“我们将持续挖掘君迁子茶的优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带着晨露清香的君迁子茶走出大山,走向广阔的市场。
从柿子红到茶叶绿,富平县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突围之路。将军山上,曾经沉寂的土地正被点染成翠绿画卷。
“我们要用心守好这片绿水青山,让君迁子树成为群众的‘摇钱树’。”李永强说,“我们正在规划君迁子树保护区,并计划建立君迁子树种植基地,为君迁子茶的生产加工提供原料保障。”(记者 耿杨洋 通讯员 曹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