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门口”走进西安市阎良区关山街道康桥村,整洁的村道、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的活动,无不彰显着村庄活力。
但谁能想到,就在2021年初,康桥村新一届班子刚上任,就被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加之当时的康桥村无资源、无资产,班子年轻无基础、面对发展无思路。对于这样的现实问题,一届来,康桥村党支部通过“三步走”,蹚出了蝶变之路,给出了满意答卷。
第一步,提升基础聚民心
为了摘掉落后的帽子、打好班子的基础、展现精神的面貌,康桥村党支部决定从基础最差的点、群众最盼的点、发展最需的点入手,走好发展“第一步”。
解决基础最差的点。“三门口”百年前曾是石川河畔南北通往的重要渡口,近年来却沦为垃圾堆积的背街小巷。村党支部的第一场硬仗就是整治“三门口”,工作中抢抓“石川河乡村振兴示范带”机遇,对接区级包抓部门,先后投资580万元,实现“三门口”蝶变为石川河畔重要节点和康桥的标志门户。
解决群众最盼的点。村北一条长4.4公里的生产路贯穿全村9个小组,是群众生产的重要通道。但每逢雨天道路泥泞、晴天尘土飞扬,10余年悬而未决。为此“两委”干部多方奔走、积极争取,于2023年10月通过“和美乡村项目”完成道路硬化,为群众彻底解决多年来的心头难题。
解决发展最需的点。新街是集会所在,也是村庄核心,人流多观摩多。但道路破损、门头凌乱、空中飞线等问题却愈发突出,影响集会品质和古镇形象。2023年6月随着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收尾,康桥大集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也更加提振了大家干事的精气神。
第二步,议事协商汇民意
随着环境的提升,“两委”班子得到了群众的初步认可。为了更好听民声、办实事、汇民意,康桥村党支部以议事协商为突破口,推动发展进入“第二步”。
在线上,推行“云上议事”。如何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回应群众诉求?如何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村庄事务?村党支部深入学习油溪桥村成功经验,积极运用腾讯“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引导90%的党员群众能够随时随地参与村务讨论,针对提出的意见建议回应率达100%。两年来,康桥村获评腾讯“耕耘者计划五星村庄”,获得腾讯公司奖励6.8万元。
在线下,召开村民大会。近年来农村红白喜事的攀比浪费之风越来越严重,为了减轻群众过事负担、刹住攀比浪费之风。今年1月,村党支部组织了一场由全村9个组共550名户主参加的村民大会,一致通过“康桥八碗”标准宴席,半年来平均每户过事节省开支1万元-2万元。这次大会是一场深化议事协商、充分发扬民主的现场实践和全面动员。
第三步,壮大产业带民富
产业有特色,发展才能有底色。如何立足实际壮大集体经济,让群众可感可及,康桥村党支部采用了三种途径步入“第三步”,也找准了发展的落脚点。
挖掘底蕴。康桥肉夹馍早在百年前已名扬十里八乡,但近些年无人重视、名号没落。为了重振名号、打出特色,村党支部组织十余次外出考察,争取中央有关项目,邀请村里的“老技术”……2023年底,康桥肉夹馍自营店正式营业,一年半来运营稳定,月流水12万元,且为村民推行会员价,村里70岁以上老人就餐仅需2元,目前已向村民两次分红。
产学融合。为了更加拓宽群众增收途径,康桥村成立金银花专业种植合作社,积极引进占地200余亩的金银花基地,同时依托古镇资源优势,与村里3所中小学、幼儿园签订合约,共同开展研学实践,目前金银花基地已解决就业30人。
村企共建。按照市委“万千行动”部署,村党支部积极与秦龙乳业集团党支部合作共建,完成150亩土地流转,保障总投资1亿元的5G智慧牧场项目顺利落地,同时实施“物业化”管理服务,为村集体年增加收益8万元。下一步秦龙乳业集团还将对村里一条长450米的生产路实施硬化提升。
如今的康桥村,在“两委”班子的积极作为、实干担当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陕西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陕西省千万工程示范村”“陕西省美丽乡村”“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等一系列荣誉。
供稿:西安市阎良区关山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