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潼关县妇联在县委和市妇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的原则,立足妇联引领、服务、联系职能定位,以“党建+巾帼五项行动”为抓手,切实办好党政所需、妇女所急、妇联所能的实事,团结引领全县广大妇女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潼关新篇章贡献“半边天”智慧和力量。
坚持党建+思想领航,汇集巾帼向党“她能量”。
聚焦“跟党奋进新征程 巾帼建功新时代”主题,组建“巾帼宣讲团”,深入机关、企业、村(社区)开展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宣讲活动36场次。举办“书香潼关 巾帼阅读”系列活动9期,在强化政治思想引领中不断凝聚巾帼共识。运用好妇联系统新媒体传播矩阵,“巾帼大学习大宣讲”等专栏推送专题动态200余期。在《中国妇女报》、学习强国“秦女子之声”强国号等媒体平台发布信息30余篇。潼关县妇联荣登2024年度《中国妇女报》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先进榜。
坚持党建+创业建功,吹响服务发展“集结号”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开展“助力领头雁 筑起爱心巢”巾帼十大行动,打造市级“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示范点3个。常态化开展“巾帼科技助农”活动,成立潼关县巾帼科技志愿服务队,深入农村面向妇女群众开展农业技能技术集中宣讲80余期。积极培育职业女农民、巾帼新农人,大力推进中药材、蓝莓、花卉等妇女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建成市级“乡村女子学堂”示范点3个,覆盖妇女6000余人次。依托肉夹馍特色产业优势,促进城乡妇女高质量充分就业,从事肉夹馍饼坯生产的9家企业、31条生产线中,女性职工占比半数以上,人均月收入达3500元以上。
坚持党建+家庭建设,弘扬优良家风“主旋律”
深化美德润家活动。举办最美家风故事分享、万条家训进万家等活动10余期,探索建立“6+X”积分制模式,促进文明家风、乡风、民风不断提升。深化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招募“爱心妈妈”546人,共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困境儿童672人,常态化开展关爱慰问、健康讲座、心理辅导等结对关爱帮扶活动40余场次。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成立潼关县首家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举办“家庭教育大讲堂”等专题讲座、宣讲活动60余场次,受益群众5000余人次。积极推进省级移风易俗试点县建设,广泛开展“移风易俗破陋习文明新风进万家”宣传活动,举办青年人才联谊、集体婚礼等5场次,大力弘扬文明婚育新风尚。
坚持党建+妇儿关爱,织密依法维权“保护网”
健全维权协同机制。做实做细妇联12338维权中心、婚调委工作,为妇女儿童提供“热线接听、信访接待、矛盾化解、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紧急救助”六位一体服务30余件次。强化法治维权保障。常态化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组建“巾帼民情员”队伍,排查调处矛盾纠纷35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2件,化解成功率达91%。办好妇儿民生实事。持续推进城乡低收入妇女“两癌”筛查、困境妇女儿童紧急救助等工作,累计发放救助金33.32万元。在全市率先启用潼关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实现妇女儿童专属活动场所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打造妇女儿童成长、发展的温馨家园和坚强阵地。
坚持党建+改革强基,唱响上下联动“合奏曲”
全面加强妇联组织党的建设。按照“巾帼心向党 凝聚‘她’力量”的党建工作思路,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深化妇联组织创新改革,推动28个村(社区)实现市级“妇女儿童之家”全覆盖,完成工业园区妇联组织建设重点任务,建成“三新”领域妇联组织26个、女工委28个。相继打造“三八红旗手(集体)”工作室、“五好家庭”工作室、执委工作室等各类工作室7个,妇女组织的覆盖面和渗透力不断扩大延伸。深入实施“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计划”,举办全县女干部素质提升、基层妇联主席能力提升等培训班20余期。
党建引领风帆劲,巾帼建功正当时。未来,随着“党建+巾帼五项行动”的持续深化,让全县广大妇女在政治参与、经济建设、社会治理中绽放光彩,“她力量”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携手奋进,继续在黄河之滨书写“巾帼不让须眉”的时代篇章。
(供稿:潼关县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