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社区益小光驿站的“红蜻蜓”服务队为群众提供送货上门服务(资料照片)。受访者供图
铜川市王益区红旗街街道川口社区管辖区域广、服务半径大、过往人流多。针对这样的复杂社情,如何推动基层治理与为民服务深度融合、群众急难愁盼高效解决?
川口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菊样主动领题攻坚,打造以快递超市为基础,集谈心说事、收集民情、调解纠纷、帮办代办等于一体的益小光驿站,实现了群众少跑腿、小事暖人心。
6月30日,李菊样告诉记者,益小光驿站是她破解社区治理的“书记项目”。她说:“这里人来人往,方便收集社情民意。只要群众在这里登记了,我们就能及时对接处理,尽最大努力把矛盾纠纷在社区化解,让居民生活更舒心。”
王益区聚力破解基层党建难题和薄弱环节,借鉴项目化工作理念,实施党组织书记领题、党员聚力、群众参与的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充分发挥支点效应,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小切口撬动基层党建大提升。
“书记项目”如何选择?
基层治理、推动发展和提升服务中的痛点、堵点在哪里,“书记项目”就从哪里入手。
“真是太方便了。现在,小区网格党群服务驿站里就能办高龄补贴认证,不用专门跑到社区服务大厅了。”办完高龄补贴认证的荔枝苑小区居民夏梅玲说。
聚焦问题才能精准破题。王益区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是否紧扣服务大局、是否贴近基层实际、是否解决群众诉求等,建立区、镇(街道)两级审核机制,确保“书记项目”问题聚焦、选题精准。
王家河街道柿树沟社区柿树苑小区老年人居多。社区党委书记贺占宁聚焦服务延伸不够难题,把党群服务站建设作为“书记项目”,通过和小区物业联建,利用闲置空间打造了小区网格党群服务驿站,将社区6类45项便民服务延伸到小区办理。
七一路街道云梦堤社区党委书记卢康飞连续两年将“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基层治理”作为“书记项目”牵头推进。通过党建联席会议这个纽带,云梦堤社区引导辖区外卖企业、快递公司积极参与基层治理,聘任36名美团骑手为社区兼职网格员。
卢康飞说:“骑手在送外卖过程中收集群众的诉求并及时反映给社区,成为基层治理的好帮手,扩大了共治共享朋友圈。”
王益区还鼓励基层党组织主动求变,创新探索跨域结对、村社联动等机制。
黄堡镇新乐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社区党委主动加强与邻村李家沟村、新村的协商联动,构建起村社农产品直供合作机制。现在,新乐社区百姓厨房的蔬菜、禽蛋油、面粉等,由周边农户及面粉加工厂供应,推动了周边村集体经济发展。
2024年以来,王益区定期组织观摩交流、“擂台比武”等活动,晒进度、比实效、亮特色,让党组织书记“现场赛马”;集中宣传推介优秀“书记项目”特色做法,发挥示范效应,激励比学赶超。
“观摩交流、‘擂台比武’等活动倒逼我们拿出看家本领,选好‘书记项目’,办好为民实事。”五一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郭庆云说。
“通过实施‘书记项目’,王益区解决了一批基层治理难题,更好满足了群众需求。我们将持续创新方式方法,抓好为民服务的‘小切口’,把‘书记项目’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绩,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王益区委组织部部长胡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