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彬州市以乡村振兴为统揽,聚焦乡村人才振兴,大力培育乡村创新创业人才,着力破解“谁来种地”困局、“如何增效”难题,让乡村“农创客”脱颖而出,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我们积极探索‘药材+粮食’轮作模式,利用地黄收获后的空闲期种植小麦和玉米,既提升土地利用率,又避免长期单一种植带来的土壤养分失衡和病虫害累积风险。”种植基地负责人高文智介绍,收获麦子的同时,亩产中药材地黄可收益8000元左右。在轮作模式下,昔日的东秦村化身中药材与粮食作物的“轮转舞台”。
2022年,在外地打工的高文智决定回乡创业,成立的彬州智农农业有限公司,她通过种植小麦和玉米逐步改良土壤,把原来的碱性土地改良成适合种植中药材的土地,并在2023年开始种植地黄,首批种植面积为300亩。
对于村民,无论是前来打工增加一些收入,还是承包土地加入彬州智农农业有限公司的合作社共同种植地黄和小麦,高文智都会把技术倾囊相授。采取中药材与小麦等粮食作物接茬种植,巧妙避开中药材不能重茬种植的弊端,最大限度地挖掘土地的潜力,实现了药、粮双丰收。慢慢地,东秦村形成了“合作社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小户带散户”的药粮轮作联动机制,培育出一批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的“田秀才”“土专家”。
彬州智农农业有限公司时刻关注市场行情,并根据各种中药材的种植时间,巧妙地避开重茬种植弊端,与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紧密接茬,让一亩地顶上几亩地的效益。“到明年收完小麦后,再选种板蓝根、丹参,保证一茬接一茬,季季都丰收!”高文智信心十足地说。
据悉,彬州市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结合中药材种植禀赋,积极推广粮药间种、套种、轮种等模式,力求让同一块土地既产粮食又产药材,努力在装满“粮袋子”的同时鼓起老百姓的“钱袋子”。
(供稿:彬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