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江苏省苏州市委常委、昆山市委书记 周伟
湖北省襄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赵芝斌
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张天扬
主持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教育、科技、人才是国家强盛之根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如何深刻领会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内涵,及其对于健全完善创新驱动发展体系、推进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打破原有体制机制中存在的壁垒和分割,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一个地方的发展始于教育、兴于人才、盛于科技,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有力支撑
周伟: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旨在将教育、科技、人才这三个密切相关的领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系统性改革与创新。改革的核心理念在于打破原有体制机制中存在的壁垒和分割,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多维度构建畅通三者良性循环的统筹路径,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张天扬: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就是要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相互支撑的工作领域作为有机整体,在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一体设计、一体部署、一体推进,着力破除各领域不利于创新的堵点难点问题。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抓住关键重点,强化协同联动,畅通三者间的良性循环,实现三者整体效能提升,形成多项改革集成的倍增效应,并统一于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上来。
赵芝斌:从战略维度看,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对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延伸和拓展,将进一步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从实践维度看,这是适应形势变化和生产力发展要求,通过系统性重塑破解当前教育、科技、人才各领域深层次问题的有力举措,将倒逼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从追求量的扩张转向追求质的提升,最大限度释放改革效能。从发展维度看,一个地方的发展始于教育、兴于人才、盛于科技,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有力支撑。
主持人:如何理解教育、科技、人才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目前存在哪些障碍?
●教育培养人才,促进科技发展;人才直接作用于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发挥主体性作用;科技发展反哺教育事业和人才事业发展,为教育事业和人才事业注入新动能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部门壁垒有待进一步破除,人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要素流动有待进一步深化
张天扬:教育、科技、人才具有内在一致性、相互支撑性。教育培养人才,促进科技发展;人才直接作用于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发挥主体性作用;科技发展反哺教育事业和人才事业发展,为教育事业和人才事业注入新动能。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构成了相互支撑、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三者的工作目标相互依存、工作对象高度重合、工作推动需相互借力。
以北京为例,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实践过程中,已经逐步探索形成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做法,但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若干堵点难点,亟待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以破解。比如,符合原始创新规律的科研支持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高校的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发挥不足,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协同机制不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还不够成熟,激励政策存在“最后一公里”落地难问题,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机制还有待完善等,这些都是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面临的主要障碍。
周伟:作为经济社会系统中互为依存的三个核心变量,教育、科技、人才具有不可割裂的内在关联性。但在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障碍。一是部门壁垒有待进一步破除。各级教育、科技、人才等不同职能部门,存在信息不对称、政策不共融的现象,制约了创新要素的良性循环。特别是各类人才计划申报由科技、工信、人社等不同部门负责,一定程度上影响创业和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二是人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当前科技发展瞬息万变,而“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的时间周期较长,导致各层次人才的供给规模和质量难以满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三是要素流动有待进一步深化。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流动不畅,限制了人才第一资源价值的充分释放。此外,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尚缺乏长效激励机制,人才引育用留等方面的可操作性细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赵芝斌:教育、科技、人才三方面还存在协同发力不顺畅、共商共建不充分、产学研用不紧密等问题。比如,在教育领域,高等教育专业建设与国家重大战略同频共振不够,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滞后于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脱节。在科技领域,科技创新要素的聚合度不够,存在人才、资金、信息方面的“孤岛”,各类科研资源未得到有效集成和配置。在人才工作领域,青年人才培育激励机制相对缺乏,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不畅,中西部地区人才总量偏少,且差距有着进一步拉大的趋势。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打破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以改革创新精神切实把这些问题解决好。
主持人:如何把握好三者内在联系,破除障碍,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走深走实?在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等环节,人才工作如何发力?
●打破教育、科技和人才各自管理边界,整合分散的管理资源和机制,形成高效协同的管理体系,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
●坚持党委的“管”与“谋”,强化组织部门的“统”与“抓”,落实行业部门的“职”与“责”,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跨部门协同体系、科学评价体系和人才流动体系
赵芝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走深走实,关键在一体的“程度”,重点在改革的“力度”。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做好战略统筹、目标统筹、要素统筹、工作统筹,在管理体制、资源配置、评价体系、分配激励等方面进行一体部署、一体布局、一体推进,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管理体制方面,打破教育、科技和人才各自管理边界,整合分散的管理资源和机制,形成高效协同的管理体系,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在资源配置方面,通过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提升整体效能,形成政策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等相互支撑的创新生态系统。在评价机制方面,建立科学、公正、全面的评价体系,优化评价标准和流程,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实效性,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科技、人才各项工作。在激励分配方面,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深化高校、科研院所收入分配改革,在科研人员中开展多种形式的中长期激励,激发创新活力。
襄阳将深入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科创人才“校企双聘”,支持企业与在襄高校共引共育共享人才,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渠道,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按规定兼职创新创业、离岗创业、挂职合作创新。选派一批高校院所副教授以上科技人员到中小微企业担任“科技副总”,鼓励高校从企业选聘优秀人才兼职担任“产业教授”。
张天扬: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需要创新教育、科技、人才三部门的工作协同机制,在相互支持配合中形成发展合力。宏观层面,要持续优化推进一体改革的领导决策机制,构建三部门常态化的联合议事协商机制。中观层面,要不断完善一体改革的协同机制,建立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政策体系,动态精准高效开展各领域资源配置。微观层面,要逐步夯实一体改革的具体措施,抓住关键重点,制定实施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改革举措,破除不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一体改革走深走实。
在人才工作方面,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树立全球视野,整合优势资源、吸引集聚更多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要聚焦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打造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重大平台载体,构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育人机制,加快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完善符合创新规律的人才管理机制,加快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不断激发用人主体、各领域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周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快速发展,科技和人才领域的国际竞争十分激烈。立足“两个大局”,迫切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充分认识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逻辑和内在规律,将三者的发展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协同推进。要坚持系统观念,深刻认识到教育、科技、人才三要素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坚持党委的“管”与“谋”,强化组织部门的“统”与“抓”,落实行业部门的“职”与“责”,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跨部门协同体系、科学评价体系和人才流动体系,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一体发展。
就昆山而言,要更好发挥教育、科技、工信、人社等部门人才政策合力,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打破地域、行业、所有制等壁垒,着力破除要素流动体制机制障碍。把深化产教融合作为关键支撑。打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堵点,通过对组织架构、运行模式、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实现高质量教育、高水平科技、高素质人才的贯通协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祖冲之产业技术攻关计划,常态化梳理发布产业创新所需的科技攻关难题,动态找准摸清产业链卡点、堵点、痛点。要挖掘高质量的联培企业及项目,实现精准化、定制化研究生联培,让企业技术研发需求与高校科教资源完美匹配。深入推进校地校企合作,推动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等创新资源高效聚合,努力实现“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