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十五五”人才发展规划编制质量,要重视做好有关基础工作。
做好基础资料收集。在纵向衔接上,要系统梳理国家、省、市、县(区)“十四五”总结报告、“十五五”战略纲要、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专项规划等文件,理清人才工作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在横向对标上,要收集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等国内人才工作先进地区以及国外同类地区的人才规划思路、人才政策等资料和文件,对比学习和借鉴。
做好发展环境的预判。在国际上,要研究全球产业链重构、技术标准竞争对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的影响。在国内,要探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工作的影响,分析市场一体化为双招双引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剖析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对教育体系的冲击,量化人才质量红利替代阈值。要关注技术发展的影响。随着技术快速发展和持续迭代,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已深度融入人才服务领域。AI服务专员、自动化流程机器人以及智能客服系统,正再造人才服务的底层逻辑,推动人才服务向智能化、精准化、普惠化方向加速迭代。人才发展规划需充分响应技术变革,融入新趋势。
做好人才现状分析与需求预测。规划编制中,要强化对本地区现有的人才数量、类型、层次进行现状分析,通过相关部门了解本地区各年龄段人才结构(如青年人才占比、老年人才的数量、人才密度)、流动趋势等;要摸清本地区企业、社会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通过调研、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获取本地区重点行业的岗位需求图谱,分析重点产业人才缺口。根据本地区“十五五”重大产业和社会事业项目预测人才需求,建立“产业需求—人才供给”动态匹配模型。通过资料数据收集、需求推演、环境分析,系统性完成“十五五”人才发展规划的前期准备。
(作者系中国人才研究会理事、寰球人才交流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