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之窗 / 人才动态 / 正文
西安市人才协会精准服务打通“四链”融合堵点——

企业“点单” 专家上门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17 08:29 作者:陈志涛 张黎希

“专家诊断非常精准。根据建议,我们迅速优化了制造执行系统,强化设备产能和订单交付统筹管理,生产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7月2日,陕西华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峰说。

这份精准的诊断,源自西安市人才协会一个多月前组织的专家团队入企服务专项活动。

作为深耕锻压行业20余年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华威科技是国内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隐形冠军”。

然而,在规模扩张与技术升级过程中,公司发展遭遇挑战:制造执行系统如何支撑企业快速生产节奏,数字化改造的总体规划如何优化,新厂建设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如何吸纳……

“企业点单”,服务上门。5月27日,西安市人才协会响应会员企业华威科技的需求,组织专家团队上门“问诊”,围绕企业战略、优惠政策、人才引育、融资、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为企业“把脉开方”。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全面系统性工程。当前,首先要实现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制造执行系统等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做到数据标准统一,经营、财务、生产、采购、技术研发、质控等业务横向流程贯通,为下一步数字化转型奠定良好基础。”

“新工厂数字化建设要跳出老厂思维,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并结合自身资金投入水平,充分做好前瞻顶层设计,遵循‘总体规划,小步快跑’的原则,逐步构建兼具先进性与实用性的绿色协调发展数字化体系。”

……

专家们的建议,让王峰眼前一亮。

“建议针对性极强,可操作、能落地,真是场‘及时雨’。”王峰说,公司已充分吸纳专家建议,针对老厂传统制造与新厂智能生产的双轨运行需求,提前布局组织架构,做好人才储备,确保新旧产能平稳过渡。

这支为企业精准“号脉”的专家团队,“功力”从何而来?

答案藏在协会的组织架构中。

西安市人才协会秘书长杨杰介绍,协会于2023年9月在西安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指导下成立,围绕西安市“6+5+6+1”现代产业体系,即做强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6大支柱产业,做大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光子、增材制造、卫星应用5大新兴产业,做优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软件和信息服务、会议会展6大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布局,广泛吸纳西安市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等各领域精英和高层次人才。

为发挥产业联动、人才集聚效应,西安市人才协会成立了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19个行业专业委员会,涵盖会员单位199家、个人会员700余名。

“首批会员单位都是各自行业的标杆,是西安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杨杰说,在这些领军企业的带动下,西安市人才协会“以才引才、以才荐才”,实现了会员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促进了“四链”深度融合。

同时,为切实提升服务水平,西安市人才协会常态化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会员企业,围绕发展、管理、金融、人才等核心议题研究解决方案,提供定制化服务,助力企业提升效能与竞争力。

打造强大人才“磁场”,离不开良好的人才生态。打通人才团队在种子期、初创期的资金瓶颈,是激活创新动能、凝聚会员企业的关键一环。

“对此,协会发挥着积极作用。我们已经获得授权,可深度参与全市高层次人才推荐认定、人才项目和人才基金推荐申报等重点工作。”杨杰透露,截至目前,西安市人才协会已推荐147人通过西安市高层次人才认定、6人入选“西安英才计划”,指导推荐2个会员企业项目获得西安市人才发展基金投资。

在无人驾驶载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首飞成功后,会员企业陕西云上文旅科技有限公司处于产线扩能的关键期。在西安市人才协会的指导推荐下,西安市人才发展基金为企业发展注入数百万元政策性资金,吸引了数千万元社会资本跟进。“人才发展基金的注资,极大地推动了我们在低空经济领域的迅猛发展,为我们快速开拓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陕西云上文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艾福林说。

智城数创(西安)科技有限公司是陕西省专精特新企业,专注于面向智能制造的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国产化平台研发。在西安市人才协会助力下,公司顺利获得数百万元人才发展基金投资。“这笔资金在数字孪生技术研发升级、产品升级、人才招募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智城数创(西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京说。

汇聚科创资源,链接各方力量。作为西安市人才协会指导单位,西安市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西安市人才协会成立以来,积极整合政、校、院、企各方资源要素,逐步搭建起人才服务与交流合作平台,有效宣传和推动了高层次人才推荐认定、人才项目和人才基金推荐申报等重点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全市各行各业人才跨界交流、资源共享,为西安市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下一步,市委人才办将持续指导支持西安市人才协会,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支持、人才培训提升和人才生态优化5大领域,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全链条、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更深层次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共生,为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西安市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