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之窗 / 人才服务 / 正文

铜川市王益区:多维赋能打造人才服务新高地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6-20 16:56 作者:张琦

近年来,王益区深入践行“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通过政策创新、平台搭建、生态培育“三维联动”,打造“益”才无忧服务品牌,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圈,为区域发展注入智力动能。

政策赋能,构建梯度化人才“引力场”。一是制度设计系统化。出台《王益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办法》,创新“服务清单”制度,提供住房保障、健康服务、成果资助等10项精细化服务。制定《王益区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规则》,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现象,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二是职称评审便捷化。推行“一网通办+绿色通道”,线上设服务专区,线下建服务窗口,实现业务“掌上通办”。目前全区人才资源总量5954人,专业技术人才1835人(高级职称453人,中初级1382人),人才队伍质效双提升。三是项目申报成果化。建成全区首个人才主题公园,创建市级“科学家+工程师”创新队伍1支,与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共建4个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中科院丁士明博士、陕西省名中医黄斌强团队等7名顶尖人才,形成2项研发成果,培育5名后备技术骨干。

平台聚力,打造全要素成长“加速器”。一是创业孵化矩阵。构建“1+5+X”载体体系(1个区级孵化器、5个见习基地、1个数字经济产业园),引进陕西辽峰精密模具有限公司、陕西希芯至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带动数字经济增长。二是安居工程升级。推行“人才公寓+购房补贴+租房补贴”住房保障体系,建成人才公寓72套,配套“15分钟生活圈”,解决人才住房难题。三是能力提升计划。持续开展骨干人才进修、业务技能比武等活动。今年组织4家中医药单位赴北京中医药大学交流学习,选拔9名企业管理者参加省级培训,举办农业、中医药等各类专题培训6期,培训750余人次。

生态优化,营造近悦远来“暖心圈”。一是联系服务制度化。落实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开展春节慰问、“四送一服”座谈会,解决人才实际困难。二是服务保障精准化。建立人才信息数据库,从住房、健康、子女入学等维度提供精细化服务,有效提升人才满意度。三是典型引领常态化。构建“发现—培养—宣传”机制,优秀青年人才庞明凯、特支计划教育领军人才常侠入选省级人才计划,工艺美术大师王彩红获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形成“雁阵效应”。

供稿:王益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