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县聚焦县域发展重点方向,注重引进与培养并举、留住与用好并重的思路,抓机制改革、抓平台建设、抓环境优化,努力建设育得好、留得住、引得进、用得上的人才队伍,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聚焦文旅首位产业,搭建人才培养舞台。坚持把文旅人才培育放在突出位置,以举办“岚皋村BA”体旅促商贸活动为契机,搭建“县级主动请+部门精心选+镇村广泛育”三级联动模式,由县政府聘请国内知名文旅专业人才到岚皋担任旅游产业发展顾问,6个部门联动遴选具有从事文旅产业工作的党员干部,12个镇按需培育文旅才艺人员,为全县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力。注重打造文旅人才队伍,从宣发、推荐、文艺三个类型,采取集中跟学、专家点评、一线实战等措施,短期内将文旅人员培育成能长期用的专业人才,储备培育的200名宣发人才、26名最美推荐官、310名文艺骨干,为提升地方知名度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
立足县域实际需求,补强乡土人才短板。紧盯生态旅游、岚皋魔芋、富硒食饮品、岚皋味道4大产业链,梳理重点产业人才需求20个、重点项目人才需求3个、重点企业人才需求9个。推行重点企业人才服务专班制度,成立烛山食业公司重点企业人才服务专班,对企业提出的8项人才服务需求每月汇总工作进度。大力推进“三个共同体”城乡人才共享,实施“专技人才倍增”计划,聚焦文旅、项目、招商、电商、企业经营管理、教育医疗等领域,采取“本土培育、人才引进、购买服务”等多元方式,计划新增7类专技人才320人以上。持续做实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培养“四种途径”和“五个一”工作机制,培育村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135人,择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为村“两委”换届储备力量。建立百名专技人才引进提能、百名乡土人才培养深造、百名归雁人才回乡创业、百名后备干部一线锻炼、百名大学生到村任职的“五百人才库”。
做好借智借力文章,广泛凝聚人才力量。积极推动校地合作,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魔芋科技小院,到北京地区部分科技小院实地考察,成立岚皋县魔芋科技小院建设工作专班。组织5家企业参加陕西省“组团式”招才引智(北京专场)活动,现场与天津科技大学教授刘常金签订合作协议,对4家企业申报的专家工作站进行评审认定,计划招聘引进高层次人才6名。召开“组团式”帮扶工作座谈会,组织党政代表团赴常州新北区、淮安市和渭南高级中学对接“组团式”帮扶工作5次,选派1名县级领导、2名科级干部到常州挂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高考前夕亲自看望慰问“组团式”帮扶教师。
供稿:岚皋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