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速递 / 热点观察 / 正文

紧盯"学查改" |基层不"卷"PPT后,效果怎么样?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19 08:00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各地扎实开展学习教育——

紧盯“学查改” 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各地聚焦主题、注重实效,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查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

各地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带头、全党行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有效做法,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显著成效和积累的宝贵经验。

天津市东丽区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全区1281个党支部制定学习计划,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掌握原文原理,领会精髓要义。同时,组织举办专题讲座和年轻干部专题培训班,成立党风廉政教育讲师团深入宣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根基。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紧盯流动党员,依托“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等方式,通过“集中领学”示范学、“送学上门”保障学、“线上线下”结合学,确保包括流动党员在内的党员干部应学尽学。

山东省滨州市注重把握年轻干部特点,以提醒警醒、增强自觉为主要目的,开展“举办一轮主题培训、开展一堂警示教育、组织一场研讨交流、查摆一批突出问题、建立一套制度准则、进行一次调研回访”“六个一”活动,推动全市年轻干部深入学、用心查、坚决改。

江苏省高邮市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纳入县处级领导干部“智汇讲坛”、机关干部“局长开讲”、村党组织书记“头雁赋能”等各类培训,推动干部作风与业务双提升。党员干部坚持学用结合、边学边查,真抓实干、立行立改,持续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查准找实上见真章

各地积极对标对表,全面深入查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深挖问题根源。

安徽省淮北市突出开门教育,接受群众监督。党员干部紧盯群众有感的“关键小事”,广泛开展“红色串门、暖心敲门”“入户连‘新’”等活动,走访基层群众,收集社情民意。截至目前,共收集企业和群众意见270余条、问题341件,并积极推动相关问题解决到位。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认真查摆问题,强化警示效应,全州各级党组织对照11个方面突出问题和2个清单,全面梳理20项转变作风的正面案例和36个典型问题案例,构建起“正向引领+反向警示”的典型案例指导机制,帮助各级党组织精准查摆问题。目前,州级四套班子初步梳理查摆问题33条,并已建立相关问题台账。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对照两个问题清单28条问题,运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等途径,以实地调研、走访座谈、民生热线等方式,全面深入查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70家区直单位查摆问题300余个。

河南省濮阳县综合运用纪检监察、调查研究、信访反映等途径,开展重点查摆和专项整治。通过查财务账目、查看实物资料、查违规超标等方式,重点检查违规开支、冲抵报销和违规使用办公用房、公车等问题,并对查摆问题做好分类梳理,建立台账,明确问题性质、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

在精准整改上见实效

各地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整治,以严实举措精准整改,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

黑龙江省鸡西市坚持动真碰硬,将突出问题纳入集中整治台账。在整改落实中,注重“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推动相关单位建立医保门诊统筹定点零售药店监测管理制度等制度160余项,着力实现“整改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堵塞一批漏洞”。

重庆市梁平区聚焦政绩观偏差、搞“面子工程”等突出问题,“过筛子”建立问题清单116个,综合运用纪检监察、区委巡察等方式进行集中整治,采取数字化追踪、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跟踪监督,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四川省乐山市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查摆,聚焦集中整治的“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等问题,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8条措施,实施机关效能提速、产业项目拉练、揭榜挂帅攻坚、奔跑实干亮榜等行动,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坚持在“改”中转作风,通过开展领导干部上门服务群众活动,问需于企、问计于民,倾听企业群众呼声,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群众遇到的困难问题,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具体举措、优化营商环境的实际成效。

(记者耿磊、李家鼎、张枨、李蕊、张驰、方圆、王欣悦、王明峰)

减轻负担,增强责任 让基层服务更有效(在现场·看作风)

记者 翟钦奇 毕京津 窦  皓

徐  骏作(新华社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明确要求为基层减负,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精兵简政,持之以恒把这项工作抓下去。”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既是群众的呼声,也是基层干部的期盼。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本报记者深入基层,看更有针对性的减负举措如何助力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更好为民服务。

——编者

迎检不需要做视频和PPT后——

社区干部,腾出手干实事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新开街社区福源小区,设施完备的便民休闲广场上,老人对弈、孩童嬉戏。

“由于历史原因,以前这里是群众投诉很多的垃圾堆放点。”社区党委书记钮春霞说,那时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社区想解决这一问题,但进展始终缓慢。社区所属的第一街道党工委书记赵莹说:“平常经常要耗费大量心力精力制作迎检视频、PPT,有空时才能推动一下实事,工作断断续续的。”

这并不是孤例。一些地方在拍视频、做展示上出现“内卷”。法治宣传、环境整治、评选表彰等,一有活动,视频就成了“标配”,有时汇报、迎检也需要视频“撑场面”。为了保证视频质量,有的村镇、社区将业务外包,又增加了财力负担。

为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为群众服务,扎赉诺尔区制定完善了社会工作事务准入制度、扎赉诺尔区镇(街道)对派驻机构及人员管理制度等,明确取消了迎检视频和PPT等做法。

效果怎么样?

“腾出手干实事的精力多了。”赵莹感受颇深,区里领导准备到社区调研,若按以往惯例,得做视频和PPT,但区委办按照制度要求,通知社区口头汇报和现场观摩即可。

得知这一消息,赵莹建议将福源小区垃圾堆处理问题现场解决:“咱们建议领导到福源小区看看,现场汇报解决方案。”汇报后不到一个月,问题解决了,便民休闲广场开始动工。

扎赉诺尔区委书记齐善剑表示,社区干部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比拼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上,“现在干部基层调研的频次和社区工作者基层走访量明显增加了。”

多余的牌子摘掉后——

村干部,思路清聚焦实

一早,河南省项城市永丰镇大黄村村民刘培堂来到麦田,准备刷卡浇地。可电卡一连刷了好几遍,机井却没有反应。

“咋回事?”刘培堂掏出手机,拨通了村党支部书记刘广清的电话。不一会儿,刘广清便带着护井员赶到现场为他解决了问题。“搁以往,找人换卡得等上大半天。”刘培堂说。像刘培堂一样,现在很多村民都感觉村干部离大家更近了。

“以前村里挂牌不规范,最多的时候,一个村能悬挂30多块牌子。”永丰镇纪委书记曹向宾说。牌子多,基层干部事情也多。“村干部常被不同牌子带来的各种事务束缚住手脚,对村民的来电求助只能回复‘忙完就来’,而这一忙往往不知道会忙到啥时候。久而久之,村民认为村干部敷衍应付,甚至产生不信任感。”曹向宾说。

牌子挂得五花八门,群众办事也不方便。

两年前,刘培堂与邻居产生纠纷,到村委会寻求帮助。村委会大门上悬挂的“金融服务部”“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一村一警一连+N工作站”等牌子,让他一头雾水:“真不知道去哪个办公室。”

为了解决一味挂牌子、“上墙”不“上心”等问题,项城市对全市范围内所有村(社区)挂牌情况进行摸底,按照要求整改,全市村(社区)活动场所大门两侧只悬挂村(社区)党组织、村(居)委员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4块竖牌。

“牌子少了,村里工作的思路更明晰了。”刘广清说,摘牌减负,减少了一些“条线”上的工作,村两委有更多时间下沉网格、深入群众。

“截至目前,项城市415个行政村、86个社区累计清理摘除悬挂竖牌2500余块。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巩固成效,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服务群众、干事创业。”项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程卫东说。

干部借调规范后——

基层单位,安下心干劲足

最近,在浙江省平湖市,29岁的张伟(化名)结束借调工作,回到了原岗位,安下心来忙基层工作。

2023年下半年,原本在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的张伟被借调到平湖市高质量发展专班。“考虑到借调既可以增强同上级部门的联系,也可以提升能力,我就填了表。”张伟觉得,借调是个不错的锻炼机会。

但干着干着,苦恼随之而来。张伟发现,一方面,平日里所做的大多是填表之类的“杂活碎活”,没有太多能力上的提升;另一方面,借调的日子里,原单位的工作任务只能分给其他同事,增加了大家的工作量和负担。“有些原单位的工作内容,自己最熟悉,所以有时候还得两头兼顾。”张伟说。

规范干部借调工作,让这件事情有了转机。

中办、国办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明确,“上级机关、单位原则上不得从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依据这一规定,浙江省委组织部门对借调工作作出严格规范,对借调行为有了更详细的要求。

平湖市对照中央和省里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数据比对,严格规范干部借调行为。“‘浙政钉’是浙江各级公务人员的沟通协作平台,有人借调时,平台可以给相关地区的组织部门发提示。”平湖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汪洵介绍,如果借调不符合规定,相关行为会被立即叫停。通过平台排查,组织部门发现张伟职务信息有异常,在调查询问后,张伟按照要求结束借调工作,把更多精力放到了自己的本职岗位上。

目前,浙江省严格规范干部借调,进一步细化借调流程,持续健全长效机制,严防以“跟班学习”等隐形形式违规借调干部,更好为基层减负。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