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速递 / 时政新闻 / 正文

秦评:少一些“热闹” 少一些“打扰”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19 08:08 作者:南楠

记者有一次随行调研,刚到目的地楼下,就被告知需要等待,原因是前一个调研团调研尚未结束。类似场景并不鲜见。一批接着一批的调研,令基层尤其是那些“明星企业”“明星乡镇”疲于应付,不胜其扰。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但现实中一些调研却背离了初衷。一些干部把调研当作例行公事,热衷于走“经典线路”,把“明星企业”“明星乡镇”等当作“打卡地”。还有一些调研队伍庞大,看起来热闹,实则来去匆匆、走马观花,无法了解真实情况,更谈不上解决问题。

中央八项规定针对调研中的不良风气,要求“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但规定之下,为何“花式调研”仍然频现?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一些干部调研时习惯于按部就班,热衷于重复“经典线路”,认为这样容易“出经验”。另一方面是形式主义顽疾。每逢这样的调研,基层便不得不准备各种材料、协调场地,甚至停工配合。基层的精力如果被这些接待过多消耗,哪里还有余力解决实际问题?

让调研回归本质,少一些“热闹”,少一些“打扰”,关键在于从根子上改变作风。所谓“不打扰”,并非不去调研,而是减少干扰。调研要明确目的,提高效率,注重实地察看,多和群众交流,真正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看材料、听汇报上。

调研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少一些前呼后拥的“热闹”,多一些实实在在的收获;少一些繁文缛节的“打扰”,多一些解决问题的实效。这样的调研,才是基层真正需要的。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